这是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红军街转角处的“红军书屋”(1月26日摄)。
1月26日,“红军书屋”店主王雪梅正在整理书架。
新华社贵阳1月27日电(陈嫱 王橙澄)春节期间,贵州省遵义市的红军街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人声鼎沸,年味十足。但在热闹的街道转角处,有一方宁静的小天地——“红军书屋”。黑底金字的匾额,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从繁华的街道踏入店门,只觉书香四溢,浓浓的红色文化扑面而来。
店主王雪梅正在悉心整理书架,《毛泽东诗词》、《红色歌曲》、《老革命家的故事》……一本本红色图书排列得整整齐齐。这里出售不少与中国革命、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相关的书籍,为红军街又添一抹“红”色。
“红军书屋”同时也是“黔北作家书社”,成立至今已有9年,由遵义会议纪念馆前馆长雷光仁提议创办。雷光仁说,上世纪30年代,遵义革命志士罗君彝为了传播先进思想、掩护革命同志,变卖家产,在遵义会议会址旁开设了“黔北书店”。1935年11月,“黔北书店”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了,但其影响深深根植于黔北大地。
雷光仁认为,保护文物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其周边的环境和历史氛围。“‘黔北书店’这样一个保留红色文化种子的阵地,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将之复原。”
不久,他巧遇在街头推销自己书籍的苗族姑娘王雪梅。“她的执着和真实,让人联想到罗君彝的刚毅,她是很合适的人选。”于是,时隔半个多世纪,由遵义会议纪念馆提供场所,由王雪梅做店主的新“黔北作家书社”暨“红军书屋”成立了。
几经易地,承受了几多艰辛,小小的“红军书屋”也赢得了不少人的称道。南京政治学院教授赵小石在给王雪梅的信中写道:我强烈地感受到遵义人执着地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你的小书屋给行色匆匆的游人以独特的宁静和温馨,十分难得。
“还有很多这样的游客给我留言,他们喜爱红军书屋,也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王雪梅说。9年来,她精心管理,将书屋打造成宣扬遵义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她勤奋耕耘,写作出版了9本书籍,向游客和读者介绍黔北文化。
她告诉记者,不管以前背着书包卖书,还是如今在红军书屋卖书,她都希望对外宣传遵义文化,让更多的游客了解红色遵义的精神。今年是她的本命年,她的朴素愿望就是“每天都结识新朋友,让南来北往的游客携带着黔北的红色文化,撒播到祖国的天南海北去。”
- 上一篇:
-
农村大戏开锣:农民演农民看
已是第一篇
-
农村大戏开锣:农民演农民看
- 下一篇:
-
江南古镇同里:“中国年”舞起“开心龙”
已是最后一篇
-
江南古镇同里:“中国年”舞起“开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