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千里听民声
1月11日,我们在沈阳北站登上K388次列车硬座车厢,前往相距2841公里之外的成都站。在两天两夜里,我们与返乡大军一同站着、蹲着、靠着,倾听他们的回家故事。
自踏上这趟连接东北和西南的列车之时起,我们就始终与拥挤为伴。一节车厢才20多米,可从一头走到另一头要走上20分钟,而我们为了收集到更多的新闻素材,一遍遍地往返于车厢之间……
将报道的中心聚焦那些基层的群众,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细心观察并记录车厢里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大学生给老年人让座,农民工帮列车员摆放行李,列车员一趟趟在拥挤的车厢里清理杂物……一路上,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那一件件点滴小事,无不折射着真情。有乘客不解地问我们:“你们怎么跟我们凑这个热闹?”我们回答,“因为报道对象就是你们,就要真实地反映你们回家的辛苦。”听到这里,有旅客对我们说:“谢谢你们!”列车长郭冬冬代表K388次列车全体乘务人员说:“感谢经济日报关心我们这些工作在基层的人们。”
1月11日到13日,从东北到西南,这48小时的经历我们将永远珍藏。(记者苏大鹏 韩秉志)
平凡岗位传温情
在今年的春运报道中,我承担了撰写“值班站长日记”专栏的任务。接到这个任务之初,我开始想象着每天去车站都会遇到很多重大的事件发生,会有写不完的精彩故事。
直到到了值班台采访时我才发现,真实的工作并不像影视剧里那样丰富多彩,值班站长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却很琐碎,每天工作的内容也基本相似,甚至于有些枯燥。
春运期间,我有时会整天都在北京西站值班站长室蹲点采访,站长在值班台前解答问询时,我就在旁边细心观察。站长帮助旅客解决问题时我也跟着去,一天下来,数不清她们说过多少话,走过多少路。只忙一天的我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了。
在采访中,我常常能看到得到她们帮助的旅客那一张张笑脸,听到旅客对她们服务的一声声感谢。站长们的辛勤工作换来了旅客的充分理解,有些问题实在得不到解决的旅客,看到她们真诚的态度和略显疲惫的笑容也能表示理解,说声谢谢。
站长们说,铁路职工没有过节的概念,每到过节的时间也是最忙的时候,但他们从没有抱怨,只要穿上制服就“脱”去了寒冷和疲劳,“一切都是为了旅客能平安回家过年”是他们说得最多的话,也为此付出了最多的努力。
这一句话温暖了我的心,也温暖了广大旅客的心,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个岗位,了解她们的辛苦,让她们在忙碌的时候心也是温暖的。(记者齐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春走基层)广西蔗区人工费用上涨 农民不敢大面积种甘蔗
已是最后一篇
-
(新春走基层)广西蔗区人工费用上涨 农民不敢大面积种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