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 中国最大的红利
发表时间:2013-03-04   来源:光明日报

——代表委员热议凝聚改革共识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周华、邱玥、陈恒

  2012年,中国GDP总量达到历史性的50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0.4%;过去10年中,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腾飞”,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世界经济的天平上,中国的砝码从未如此重要。如今,中国正站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口上。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何在?

  许多代表委员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记者在采访时,听到的共识是:过去30年,经济发展成就源自改革;今后经济持续发展还要靠改革,改革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中国奇迹就是改革奇迹

  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大门。尤其是近十年,中国经济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创造奇迹,皆缘于包括人口红利、国企改革红利、资源红利在内的改革红利。

  改革红利就是制度红利

  改革红利就是制度红利,而制度红利最大的两笔分别来自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改革。这两项改革解决了几千年不曾真正解决过的粮食产量最大化的问题,使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跨行业流动成为可能。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最大的受益主体,就是农村居民转移到非农部门之后,身份变成市民,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了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福利、公共服务,以及稳定的就业、社会保障。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涉及农村土地转变成工业和城市土地,这个过程中土地会有巨大的增值。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代表

  从抓产能向抓产业竞争力转变

  我国这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进入国际市场,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一举改变过去计划管理的经济体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才、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起来。通过30多年改革发展,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跃升全球第一,在载人航天、高速轨道交通、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主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全球近一半的手机、彩电、显示器、程控交换机、数码相机都在我国生产。

  但是,另一方面,产能相对过剩、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部分产业核心技术仍需依靠进口等长期积累的矛盾日趋凸显。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未来增长之路,实现从抓产能向抓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链的转变。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鲁修禄代表

  人口红利应向人才红利转变

  十多年前,中国纺织业凭借“人口红利”从欧美等国家获得大量订单,中国因此成为世界服装加工厂。当前,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式微,以及劳动力成本及人民币汇率上涨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制造产业在出口方面的成本优势正逐步消失。受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影响,主要纺织服装进口国美国、日本等大幅减少在中国的订单,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也开始将工厂迁移至更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越南、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如果产业链也随之转移,将会使中国丧失纺织业大国地位,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亿万农民就业的独特优势也将失去。因此,中国纺织业应将“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通过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快创新步伐,努力实现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向上游的技术创新延伸升级。

  ——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代表

责任编辑:项丽
更多
  1.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1. 相关报道
  1. 新闻聚焦
  1. 联盟联播
  1. 深度评论
  1. 专题活动
  1.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