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夫妻马新明和孙伶伶民族团结之旅:格桑花开在雪域高原
发表时间:2014-09-17   来源:新华社

  援藏工作见大爱

  马新明逢会必讲,援藏干部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多讲团结话、多做团结事。他身体力行,每年组织开展首都艺术家拉萨行、京藏儿童夏令营等10多项活动,编织了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9月10日,由北京市援建的拉萨群众文化体育中心篮球馆座无虚席,这里即将上演首场由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北京队和八一队的篮球巅峰对决。王治郅、孙悦等著名运动员紧紧拉着西藏自治区福利院儿童的手入场,全场4000多名观众起立,面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高唱国歌。

  “那场面,太震撼了!”国家体育总局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白喜林说,此次CBA西藏行公益活动既推动了西藏篮球运动的开展,又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了民族团结,意义深远。

  体育运动不分语言、不分种族、不分国界,是人类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作为幕后策划和承办方之一,马新明表示,他将在“第二故乡”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通过开展高品质的文体活动,帮助高原人民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新明说,没有在西藏工作的经历,很难真正理解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很难深切感受维护国家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很难深刻体悟维护西藏发展稳定对国家的非凡战略意义。

  2012年,拉萨市作为第一个制定《拉萨市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省会城市,将每年9月份定为民族团结月,9月17日定为民族团结节。在拉萨市委领导下,马新明组织策划了“56个民族拉萨行”等活动,谱写了民族团结新篇章。  

  为挖掘西藏爱国主义题材,西藏自治区决定打造流传千年的唐蕃和亲故事,文成公主是展现汉藏团结的典范。制作大型史诗音乐剧《文成公主》的具体工作,落在了时任拉萨市副市长马新明等人的肩上。从签订合同到创作剧本、音乐、选拔演员、排练、正式上演,仅用了4个月时间,马新明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2012年10月7日,《文成公主》在京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有爱就是天堂……一个16岁的弱女子胸怀祖国的大爱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首都人民,许多观众流下热泪。目前,《文成公主》实景剧在拉萨常年演出,已经成为靓丽的城市名片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

  孙伶伶则紧紧围绕涉及藏区发展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课题开展科学论证,建言献策。位于拉萨市帕玛日山上的关帝庙的修缮并对外开放,就是最好例证。

  公元十八世纪,廓尔喀两次入侵西藏,清政府派兵击退。为纪念战争胜利,经乾隆皇帝和八世达赖喇嘛批准,西藏于1792年修建了帕玛日山关帝庙,感谢“战神”关羽的护佑,并以此纪念汉、藏、满等各族人民共同抗敌的功绩。

  孙伶伶受命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建议有关部门按关帝庙原貌予以修缮扩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她的建议得采纳。

  经常与孙伶伶合作的同事边巴拉姆说,孙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和带动当地科研人员成长,年轻同事参与了她主导的课题后,能力得到提升,有的已经可以独立申请和承担课题了。

  “走落了一个又一个红日头,走残了一弯又一弯黄月亮……我的梦想啊,让这里成为人间天堂……”文成公主的优美唱词,道出了马新明与孙伶伶的心声。他们最大的梦想是,广大援藏干部与300多万高原人民合力,让社会主义新西藏变成人间天堂!

责任编辑:王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