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 正本溯源
发表时间:2014-10-0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成常态。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真心实意解决民生难事,把一切工作建立在群众满意的基础之上。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一年以来,基层鲜活生动、各具特色的群众工作制度创新层出不穷。在群众路线网开展的群众工作典型征集展示中,诸如大同煤矿集团“一站两会一中心”构建惠民大工程、上海市信访办创新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如皋推行“一中心三理五制”模式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黑龙江龙江县一平台一机制等,数千个蕴藏着丰富实践的案例鲜明反映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形式多样、行之有效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在推动党政机关作风转变的成功实践。

  对此,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分析道,和以往作风建设、整顿相比,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定位于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运用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把一个个群众工作的制度条文相衔接配套,无缝对接,并使之执行下去,初步形成一个有目标、办法、保证措施和反馈渠道的系统。

  “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权力监督约束机制成效显著。“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作出明确指示。

  河北为进一步提高制度的针对性和规范性,解决好“牛栏关猫”问题,对特别容易出问题的“风险点”加强监督机制建设,重点抓好用人权、资金管理权和分配权等方面的建章立制。吉林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强化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意见》等7个制度文件,就解决干部不作为、工作不落实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国家海关总署相继出台了《海关规制自由裁量权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海关自由裁量权的规制,对裁量权行使监督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

  此外,各级地方还陆续建立对干部的监督考核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很多地方官员坦言:“现在不用领导督促,我们也会主动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群众关心的一个焦点是,能不能动真格解决党员干部权力使用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位基层官员的话颇能代表官员群体的心理变化:“我们现在是在显微镜下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永葆制度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下决心抓“四风”问题,特别强调要建立和执行制度,而且要常抓不懈。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正如培根所说:“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制度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好不好、党的执政根基牢不牢、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制度科学规范、系统完备内涵很丰富,但最为突出是制度的有效运行,衡量标准就是制度的刚性和严肃性。必须建立制度的‘高压线’,让党员干部不良行为触线后马上就会灰飞烟灭,这样才能真正彰显制度的刚性。”辛鸣明确提出。

  当前,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收尾阶段,必须要使长效机制真正符合基层实际需要,确保各项制度规定管得住、行得通、用得好,为推动群众路线深入贯彻和长期实践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真正让这场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成为制度建设的组成部分,在全党建立起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机制、常态化的联系服务机制、纵深性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全方位的惩防监督机制,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升华。(记者 秦华)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