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进保障机制逐步完善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成员单位进行增补,31个省(区、市)都已建立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党政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2009年,各级财政对村级组织的补助总额达189.51亿元,村均3.14万元。普遍实行“村财乡管”,村干部报酬和村办公经费逐年增加,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全国乡镇机构改革逐步推开,截至2011年11月,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改革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8%,其中24个省份已经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村民自治组织行政化的问题有所解决。
各地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先后命名三批279个“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促进了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导逐步建立社区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服务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成效显著
各地坚持把村民自治与农民需求有机结合,充分保障了“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据初步统计,2008年至2011年各级财政对村级一事一议各类资金投入达到775亿元,完成一事一议建设项目63万个,受益农民达到5.3亿人。各地以村民广泛参与的民主方式有效保障林改的顺利开展。目前,全国确权集体林地26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5%;发证面积22.65亿亩,占确权林地总面积的87%,发放林权证9785万本,8379万农户拿到林权证,共涉及我国农村约5.6亿人。
2009年至2011年开展“难点村”治理,排查出的13007个“难点村”基本得到治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和落实,“难点村”落后面貌得到改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引擎。
- 上一篇:
-
(科学发展·天津篇)天津民心工程:民生永远在心头
已是第一篇
-
(科学发展·天津篇)天津民心工程:民生永远在心头
- 下一篇:
-
住房保障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已是最后一篇
-
住房保障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