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恽代英,原籍江苏武进,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1915年,进入中华大学学习。这一年,陈独秀创办了著名的《青年杂志》(第二卷改为《新青年》),恽代英受它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后来成为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恽代英与林育南等人创办利群书社,成为武汉地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1920年春,恽代英到北京,与李大钊、邓中夏等建立了联系,开始研究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年秋,他翻译并发表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部分章节。不久,他受《新青年》杂志委托翻译并出版了考茨基的中期著作《阶级争斗》,对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重要领导人都曾发生过深刻影响。 1921年,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4月,他到四川泸县,担任川南师范学校校长。1923年初,他应吴玉章等人邀请,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和西南公学任教,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年夏,他应邓中夏之约,在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不久,出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团中央执委会委员、宣传部部长,与邓中夏等一起创办和主编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他亲自撰写并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和几十篇通讯,使《中国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主张、揭露和批判国民党右派的重要阵地,培养和影响了一代青年。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