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人民 书写时代 我国文化艺术展现新气象
发表时间:2016-10-15   来源:人民日报

  德艺双馨,文艺人才茁壮成长

  2016年7月至8月,文化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学员在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86名国内外顶尖专家为129名戏曲人才开设了137门课程,将艺术精粹传授给青年演员。“千人计划”导演班学员蔳虎勤感慨:“我虽然在舞台上演出了30多年,可最缺的就是戏曲理论知识,这次学习让我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

  德艺双馨、崇德尚艺——只有艺术家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认识堪为示范,他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滋养、抚慰和启迪。

  艺术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的规律。两年来,文化系统采取了富有针对性、注重实效的文艺人才培养举措,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格局。比如,实施“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组织戏曲名家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的方式,为青年戏曲演员教授经典折子戏;开展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人才岗位培训活动,通过在文化部直属院团学习、实践,为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艺术人才;开展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培训,举办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实施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同时,针对文艺界出现的一些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为了加强文艺工业者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也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比如,去年9月,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50家社团在京联合签署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公约》,从“提倡”和“不为”两个方面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进行自律。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新的文艺类型在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变化的同时,也给新型文化人才的管理和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网络大电影、网络剧、网络综艺节目、网络直播迅猛发展;另一方面,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行为也不断出现,从“草根”变身“网红”的“新新人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他们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对此,9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到,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既不能开展个人秀场直播,也不能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不得开办视听节目直播频道。

  为规范网络表演等互联网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文化部查处了多家因涉嫌提供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危害社会公德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网络直播平台,并拟出台加强网络表演管理的政策,在经营主体管理、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对网络表演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并加强行业自律。

  以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应对新的文艺形态,党对文艺人才的培养和文艺工作的领导正逐渐加强和完善。

责任编辑:原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