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严复 做严父
陆玄同
一
自晋、唐形成,至清、民国走向辉煌的“福州三坊七巷”,自古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近代又因名家辈出,被誉为“近代名人聚居地”。
人杰地灵,实至名归。不仅是思想家严复老先生的出生地,也是林则徐、沈葆桢、陈岱孙等大批近现代历史上举足轻重人物的悬弧之所。
古代的名山显水,亭台楼阁皆因人而出名。三坊七巷之所以名人辈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活在此地之人家优良家风使然。
古代传承家风不单单是口耳相传,很多是通过“家书”的形式记录父辈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态度,以戒励后辈儿孙勿越雷池。
严复,一个出身医学家庭的孩子,却并没有成为一个医者。如同鲁迅一样,他们深知在那个愚昧落后的时代,人们需要精神的导师而非治愈身体的医者。
他不但引进西方一些积极思想以医当时中国之愚,而且在自家庭教育方面也很有成效。虽然家风的传承形式随着这个时代在不断改变,但为人处世的宗旨和原则是任何时代的磨灭不了的。
二
严老先生《与甥女何纫兰书信三封》中提到,“虽然一息尚存,不容稍懈”。翻译过来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句永远不会过时的教诲,只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旧知识交替更新极快,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立足于瞬息万变的社会。但也要会学习,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要培养出会思考的学生,而不是只知“标准答案”的书呆子。
学习没有捷径可走,正如其言,“但勤习之,久后自有进步也”。勤之意,除了勤快,更多的是循序渐进和积累。在这个“碎片化”的阅读时代,鸡汤文化不断的挤兑着经典文化的市场,而我们要警惕“畸形”的知识积累。
其“勤习之”的观点,在《书信四则》中则更加具体化,“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得见有恒,则七级浮图,终有合尖之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迈出一步便离追逐的目标更进一步,但前提是要走对方向,“南辕北辙”便是最好的例证。做人也当如是,“欲为有用之人,必须表里心身并治,不宜有偏”。这不是中庸之道,不是狡黠的权谋论,而是表里如一的真诚,做人的智慧。
四
行走在喧哗时代,网络高速发展,自媒体盛行,人人都是发声筒,想要成为“网红”的群体跨越了几代人,都在极力的表演自我,唯独少了许多聆听的智者。严老先生当时教诲道,“人前以多见闻默识而少发议论为佳,至臧否人物,尤宜谨慎也”。这正是这个时代的人所缺少的一种品质——聆听。
听是一种状态,而写作是具体行动。严老先生说为文“看多写多,自然契合”。我看还得加个“听多”一词。又教导三子严琥说,“吾于文字颇知荼蔗,往往自轻己作,成辄弃去,又以居今之日,时异往古,有志之士,须以济世立业为务,不宜溺于文字,玩物丧志;又薄身后之名,所以存稿寥寥,他日不足灾梨枣也。”
大意是,好男儿当志在于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更要做到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其对于为文态度的转变应该与他日后经历的变故有关,一个用文字褒贬时政,治病救人的学者,却显示出对于文字的几分厌倦。
他说“为学须有自得之趣,用力既外,自然成熟,一时高低毁誉,不足关怀也”,这与孔夫子“学而不思则罔”有异曲同工之处。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当下的教育,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把学生的分数看得很重,而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而这恰恰就是“一时高低毁誉”,应当休矣。
五
在《与甥女何纫兰书》中他提到了健康观念,“勿谓害小而为之,害不积不足以伤生;勿谓益小而不为,益不集无由以致健;勿嗜爽口之食,必节必精;勿从目前之欲,而贻来日之病”。
当下也是个吃货的年代,舌尖上的中国,令无数少女垂涎欲滴。或许这也是百度糯米以“吃货体情书”为噱头营销考量所在。见美食不能节欲而嗜食,此身体之所以臃肿也。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手机如同鸦片一样,令无数青年乱了生活规律,起居无常,身毁矣。对欲望的克制是当下很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长久形成的不良习惯以强大的惯性冲击着正常的生活,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严复曾言:时代俱进,后胜于今。一代又一代的弄潮儿会不断涌现,而我们会是那个屹立在浪头之上的人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