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介子 南有屈原
张卫国

    历史上人们对介子推倍加推崇,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思想往往禁锢在典故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深入研究和剖析其精神实质。只要提到介子推,人们往往把“割股奉君”和“功不言禄”分开来说,认为介子推的人格魅力只体现在“忠”和“孝”两个方面。但实质上,这两个典故是相互关联的,究其精神实质和内涵,体现更深的是积善成德、勇于担当、予而不求。当下,宣扬介子推,推崇寒食节文化,我们必须突破历史的桎梏,客观、公正地评价介子推。我们要学习和传承的就是其思想的精华: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予而不求的正直之德。

  介子推传奇的一生带给我们众多的疑问,如果说介子推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单纯性的“忠君”,那为什么在被救了命的晋文公即位后,介子推不辅佐大业却选择了隐居?为什么晋文公在得到民意的提示后,急不可待地去寻找介子推?甚至用放火焚山的方式逼迫其出山,而介子推宁死也不走出来?

  解决上述疑问,必须阐明“忠”的准确含义。所谓忠,表示:忠诚、忠良、忠恕;就是内求心善,外求尽职尽责。忠由“中”和“心”组成,“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提到介子推的“忠”,人们往往想到“愚忠”,其实这是误解。“割股奉君”的时代背景是:晋文公出亡途中,无处觅食,饥饿难忍,生命岌岌可危,而这时的晋文公胸怀大志,肩负历史使命,他的存亡将决定国家的命运,如果他突然倒下,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介子推作为五名随员之一责无旁贷,无奈之下“割股奉君”,挽救了晋文公的生命,他的惊人之举感动和激发了晋文公与饥饿作斗争的勇气。晋文公继位后,励精图治,促进了当时的国家安定和社会进步。介子推的所作所为,对于晋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晋文公即位后,介子推选择了隐居,其根本缘由不外乎有二:一是从晋文公的角度讲,晋文公作为一代霸主,在19年的出亡途中,他对介子推的政治抱负耳濡目染,深受启发。“割股奉君”更是让他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晋文公即位后,正值国家百废待兴,为了实现治理国家的宏图大业,国家急需重用能人志士,晋文公怎么能忘记陪伴他19年、出生入死的救命恩人呢?但如果立即重用介子推,一定会让不明真相的人认为,介子推是为享受荣华富贵而“割股奉君”,这样将有损于介子推的形象。同时也认为晋文公纯粹是为了报恩而假公营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稳定和推行社会改革,所以晋文公只能暂时搁置不提。二是从介子推的角度讲,介子推深知自己曾追随19年的晋文公腹有雄才大略,需要集中精力治理国家,造福人民,因而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的待遇,主动规避晋文公,远走隐居。这大大彰显了介子推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

  介子推“割股奉君”义举产生的政治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在民间产生了对晋文公忘恩的抱怨。其实不然,重耳返国,时值周室内乱,晋文公并未忘记要赏赐群臣。只是忙于国事,未曾顾及而已。后来,晋文公感到任用介子推时机成熟,急切寻找介子推,由于求贤若渴,听信手下之言,甚至冲动地放火焚山,以逼迫介子推出山。此刻介子推内心充满了矛盾:一面是,渴望见到晋文公,继续辅佐君王,报效国家,实现人生理想;另一面是,如果选择出山,晋文公一定会加倍封赏自己,让居心叵测的人认为自己隐居是为哗众取宠,是用别样的手段邀功请赏,既损害自己的人格,又会给晋文公治理国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国家利益,为了正义,他毅然决定宁死不肯走出来。介子推以宝贵的生命和满腔的爱国赤诚,为后人演绎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风云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的动人故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割股奉君”与“功不言禄”的典故充分体现了介子推为了大局尽职尽责、无私无畏、舍生取义的高尚品德,鞭策、鼓舞甚至震撼了晋文公,促使他励精图治,造福百姓,最终成就霸业。

  介子推的精神带动了一代代爱国的仁人志士。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屈原对介子推推崇备至,他在楚辞《九章》之七惜往日提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在文公三赏中提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以受上赏”。积善成德圣心备矣,正是因为介子推做到了内心求善,外求尽职尽责,予而不求,才充分彰显了他的正直之德;同时正是介子推深怀有造福社稷的正直之德,才有了为国担当的勇气和胆识。

  介子推和屈原两人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两人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激励着后人在国家处于最危险的时候要挺身而出,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虽然说他们直接表现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君思想,但彰显的“正直之德”恰恰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古传颂的的优秀品格。这就是清明寒食节充满生命力且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因介子推和屈原而来的“ 清明寒食节 ”和“ 端午节 ”经久不衰,其内涵体现的“正直之德”,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正直之德”是众德之首,也是众德之本,“人间正道是沧桑 ”,只有心存正直才能崇尚正义、才能奉行正道,“正直、正义、正道”共同组成了传统道德的精髓,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信仰根本,早已融入到炎黄子孙的血液中,由此衍生了无数的道德典范,如:高风亮节的苏武、刚正不阿的魏征、铁面无私的包拯、精忠报国的岳飞、视死如归的文天祥、清正廉洁的于成龙,舍生取义的谭嗣同;奋不顾身的黄继光、邱少云;公而忘私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钱学森等等。这些杰出人物是人民大众的代表,更有无数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人民群众共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戏里人生 道不尽是乡愁
  2. 喝了这么多"鸡汤" 为什么却依然过不好这生活
  3. 总结大会 | 一个专栏作者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