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早先起源于美国同名的励志丛书,传入中国后,开始在《读者文摘》里以美文的方式流传。借着通讯手段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等成了熬煮这道鸡汤的大砂锅,炮制着美味,在朋友圈里,鸡汤文是一大热门,“X个足以警醒你一生的故事”、“看了这篇,我泪流满面”、“超过X万人点击的感人视频”,大有“没有读过鸡汤文就不足以谈人生”的趋势。
流行初期,我也很好奇,这一碗鸡汤,是如何进补我们心灵的?究竟是怎样的心灵要来用这种醇汁厚味去填补?小我作祟,也曾私下悄悄丈量了一下自己的灵魂,是否也需要进补这些营养,才能重新鲜活而透亮。于是,我也自备小勺,蹲在锅旁,与甘之若饴的人们一起,去凑一凑这灵魂盛宴的热闹。
品咂过后,我承认,那些富有哲理的故事,充满的都是大家所需求的“正能量”。可读的多了,却发现,这些能量美文,与其说是鸡汤,不如说是一针鸡血,或能让人瞬间亢奋、雄心壮志、蠢蠢欲动;或能劝人放下仇恨、擦干眼泪、弃恶从善。不过,当我们关闭网页、退出微信,面对真实生活的时候,却沮丧地发现,自己改变生活的能力依然那么有限,这一针强心剂的有效期,竟然如此之短!在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习惯模式面前,自己仍旧是那样的无助与无力。
这是怎么了?是我们的灵魂太过匮乏,以至于鸡汤的营养都无法满足吗?还是这种心灵补救法,本就存在问题?
我想,追究单方面的原因,总会有所偏颇,若从内外因关系方面解读,可能更为客观。
首先,作为内因,对心灵鸡汤有所需求的人们,可能在生活的某个方面陷入困顿之境,他们渴望被引导、被指正,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此时,“心灵鸡汤”这种说法,吸引了大家。
国人的思维中,“进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概念。是鸡汤,就该是有营养的吧?!多喝两口,或许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同时,这些文章的内容,也确确实实与我们内心的诉求有着某种契合,从表面看,真的是说到我们心坎儿里了,于是乎,大家开始欢欣雀跃、奔走相告:快来看,我找到了一味灵丹妙药,一剂济世良方。
然而,殊不知,在中医的理论中,讲究“以通为补”。这种“补”,是需要我们首先要面对自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找出自己的障碍所在,并一点点、一步步去改善、去疏通。这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在相对时间长度中逐步完成的过程,需要横向疏通与纵向深入并行扩展,从而在自然状态下释放障碍,完成修复、补充与提升。
因此,可以说“以通为补”是以内在探求为主,而不是单方面强调“营养品”的补充作用。所以,当人们依赖并沉迷于“心灵鸡汤”中时,也就忘记了自我是主观能动的,若没有脚踏实地的磨练,那些形而上的精神食粮,也就无法完成在行为实践中的落地。
其次,再来看看“心灵鸡汤”本身。它们往往通过一些小故事,用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让人有所感悟。
这本没有错误。
然而,世界观是需要与方法论相结合,落实到实践中,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大家都知道,认识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可这些能量美文,真正涉及“怎么办”的内容,则相对抽象与概括。因此,出现了道理讲了一大堆,可到生活中,却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情况。那些“心灵鸡汤”的文章,在网络中被传来传去,获得认同容易,可真正落实到生活中,就很难了。“鸡汤”们也就逐渐演化为人浮于事,事浮于皮,最终只是收获了几个“赞”而已。所以,如果能将这些善念良语,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方便在生活中践行,那么,这些形而上的“心灵鸡汤”,才会更加接地气儿。
我们说,中庸之道,既不偏听偏信,也不厚此薄彼,一切尽在一个“度”的把握上。对于“心灵鸡汤”的解读,不也应该如此吗?我想,书写“心灵鸡汤”的人,他们的出发点是宣扬善念,传播爱心;而需求“心灵鸡汤”的人,也是想改变自我,完善自我。只是这二者,若都能多多切入实践,才能将这种善念发挥到极致,毕竟,我们的目的除了理解爱之外,更是要成为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