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安穿一件破烂的粗布小褂,外衣搭在肩头,吸着自卷的旱烟卷,独个儿在公路上往回走。他有时低倾着头;有时又把头扬起来,猛地站住,茫然地望着迷乱的星空和模糊的山峦。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他从孩子的时候就成了大人。他才二十三岁,但他感觉到他已经度过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
从书橱里取下路遥《平凡的世界》,随手就翻到第一部第二十三章里的这段文字。标准的现实主义文笔,透出一股子厚重与坚实。这种气息是从当下小说里难以感受到,因为这里面有岁月的沉淀,经历时间的打磨,成就了路遥,也成就了《平凡的世界》。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1987年的夏天,那种激动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一口气读完,而且是通宵达旦,连吃饭的时候都没有搁下。事实上,这本书刚面世的时候,正值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繁荣期,包括笔者在内的60后、70后正青春年少,对这本书的追捧热情超过了当下的追星。虽然那阵子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言必谈西方现代主义,无数文学青年以及作家们都在依样画葫芦搞现代文学,但《平凡的世界》的登台亮相,还是狠狠地刺激了人们的文学神经,重重地撞击了人们的内心,并掀起了一股“路遥热”。当然,也有人对这部作品说怪话,甚至嗤之以鼻,认为其写法很落后,而这样的人多半是那些所谓的文艺批评家,还有所谓的“城里人”。
确实,如果没有农村生活背景,不了解农村的人,读《平凡的世界》很难引起共鸣。我出生在农村,读《平凡的世界》就像读自己的世界。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我还重新读了一遍。1992年11月17日路遥去世,我又再次取出《平凡的世界》阅读。每次看到书中的一些情节,面对其中的艰难与辛酸,都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眼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听到人们在议论纷纷,我直接抛开电视,又一次将这部百万字的大部头搬出来,开始了第四次阅读。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一等一的大部头。故事以上世纪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毫无疑问,这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家以陕北双水村孙绍安一家为代表,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小说严谨结构,背景宏大,人物关系复杂,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充分展示了作家非凡的才华。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路遥笔下的那些普通人,在面对失败与挫折的现实压力时,在面对爱情与现实之间艰难的人生抉择时,依旧坚持自己高贵的自尊和梦想,执着地前行和追求,不屈不挠地拼搏着、奋斗着。
在平凡的世界里,关注平凡人的生活、情感、精神和命运,解读平凡和苦难,阐释人生的意义,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价值。平凡的人做的往往是最伟大的事情,劳动的价值也会从平凡的人身上表现出来。没人会否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做的是最累的活,吃的是最差的食物,挣的钱最少,生活条件最差,但他们却顽强地拼搏奋斗,与生活较劲,与命运抗争,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养活了所有农民以外的城市人。可以说,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又是一群不平凡的人,也正是有了这群不平凡的人才有了这样一个世界。毫不夸张地讲,只有用心用情去了解和理解农村、农民,去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平凡的普通人,你才能真正拥有这部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的作品。
路遥的价值已超越了他的作品,超越了他所获得的全部文学奖项,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从今天看来,路遥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他的某种创作方法上,也不仅仅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平凡的世界》,而是路遥式的执著的精神追求,他诚实的劳动态度,这是他的最宝贵的价值。借用别人的话说,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不仅是一个呈现在眼前的小说世界,而且还为世人打开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门,迈入这扇大门,人生格局就此改变,心变宽容、生命变得坚强、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