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孝行,闻于乡里”:追溯包氏门风
冯德利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感系列三 

 

    古城庐州,今之合肥,洗尽岁月铅华,还原于今人眼前的,是那古朴敦厚的城墙和平实厚重的文化遗存。在这里,关于包公,有着诸多妇孺皆知的故事与传说,在人们心里,他已不只是现代意义上的普通公务员,即便是一名高官,也已褪尽其应有的平凡之色,而是集众多期盼与理想的化身,成了穿越千年的精神寄托。这,便是包公,百姓心中的一尊神灵。

  世上的神,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的。而对于包公这样神一般的人物,却有着与其后来种种传奇相呼应的成长基础,这就是家风。这是包公之所以成为包公所特有的家风传承。

  好的家风,可锻造清风般的品格。现代人对于家风的认识可能有所弱化,但这种环境的影响是客观的,甚至于是决定性的。好的家风,不一定要求都是书香世家,但对于传统美德、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则是共通的,即便是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也一定知道廉明乃为官之本、仁孝乃百善之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年包公》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有着良好家风传承的青年才俊,从包拯自幼“挺然若成人,不为狎戏”的成长经历中不难看出,包公自觉修身、严于律己的品格由来已久。

  管窥见豹,一叶知秋。包公的青少年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从他像个小大人似的拒赴富人宴即可略见一斑。那时,他寄住在一处僧舍,每天上学都要从一户富人家门前经过。或许是出于对包公勤学聪慧的喜爱,更或者是对青年学子的关心,富人发出邀请,宴请包公和一位李姓同学。这在一般人眼里,无疑是很受用的待遇,李同学就表现得很兴奋,乐滋滋地意欲相邀前行。但包公却不为所动,只是默默地写他的文章、看他的书。看那李同学一脸失望和不解,包公平静地说,我们今天发奋读书,就要想到他日考取功名做官之时,今天接受了富人宴请,他日为官乡里又怎么和他们打交道呢?

  这种自小就表现出的成熟与谨廉之风,与他一贯所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包公的父亲包令仪就是一位政府官员,在包公很小时就告诫他,唯有勤奋读书才能报效国家,唯有做到忠孝廉才是治心之本、为官之道。如果说忠、廉之追求,体现了仕途上的人生目标,而对于孝,则完全局限于一家之隅。纵观包公的一生,孝的本色与对于忠、廉的追求一脉相承,他把对母亲的爱与尊重,和他日后为官时对百姓的关心厚爱融为了一体,视百姓为亲人,待百姓如父母。正是这种仁爱之心常存,才使他自觉做到清心、爱民、廉洁、忠义,才显得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并能够一以贯之。

  包公的孝行,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善待双亲,用今人标准而论,则是以牺牲巨大的政治生命为代价。母亲不愿随他去外地任职,他便毅然辞官,这一辞就是10年,欧阳修赞叹其“少有孝行,闻于乡里”。于今人的启迪作用在于,在家孝顺父母、品行端正,必然家风正、行为端,长此以往,必定有助于塑造清正廉明之政治品格。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清心”是对道德的要求,“直道”则是为官为政的哲学,包公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将镜头前移,我们能够看到他受到父亲包令仪从政生涯的耳濡目染,从小就懂得报效国家的人生大义。往后,便是与恩师刘筠的相互支持与共勉。这些外在的因素,对于包公精神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是后人应该学习借鉴之处。

  包公身已远去,而其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江淮大地乃至中国人的心中。不只是他的故乡小包村的村民感到这份荣光,我们岂能不感同身受这份闪耀的历史文明呢?在感喟凭吊怀念尊崇等多种情感的交叉之中,我们享受到亘古不变的精神馈赠,那就是从千年之外拂面而来的一股清风。这股清风,便是出于纯正家风所造就的清心直道品格,其价值历久弥新。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年终策划: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车轮上的文明 | 司机 80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
  3. 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