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常感“无家可归”
周成洋

    城是一群人的城,人是一座城的人,究竟是人养活了城,还是城哺育了人,亦或是互相喂养?

  中国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财富、延绵着优良的历史文明。你不可否认,在小小的一座古城里,能够看到显现的华夏文化的缩影,博大而精致。

  这些古城早已不是一个年轻人,但都在逐渐变得年轻,不过他们并不因为年轻而自我。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受洗礼的中国城市,孤独而尊贵,却仍然保留着自己的那份文化底蕴的自豪。

  北京如是,西安如是,南京如是,杭州亦如是。哪怕在繁华红尘里,当俗世之物充斥着大街小巷,当灯红酒绿取代了琴棋书画,他们的历史、他们的古老、他们的文明依然让人向往和趋之。他们孤独,但没死去,就像死后一千年不倒的胡杨林,丰富的过往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却并未散去。

  无疑,城市的面貌一直在改变,古色古香的古韵在慢慢消散。北京故宫的清静早已被打扰了,西安城墙再也不用防御谁了,南京明孝陵的哭泣依然回荡着,但杭州西湖上的白堤、苏堤却比以前更热闹了。到古庙烧香拜神的人多了,但心留信仰的人少了;物质化的表象更被人看重了,城市亦如此。

  新城来了,旧城未走。因为古老的故事仍然有人愿意听,因为古老的城市仍然有人愿意追逐,人们因为他的古老而沉迷,更因为他的神秘而惊喜。

  当城镇化的进程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有些人迷茫了、惆怅了,“根在哪里”成了一个自问的话题,苦涩而又难懂。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根”并不是有形之物,她源于一种文化所凝聚的众人之精神,源于我们魂的集体共识和归属感。

  可是,为什么当旧城被掀起了几千年的土壤时,我们会感觉自己无家可归了呢?因为我们从未找寻到“家”的所在,从未对自己的城市文化有过深刻的独白,从未比那些游客有着更多、更深沉的对自己城市的爱恋,这些个“我们”是可怜的,注定要在尘土飞沙中迷失了方向。若是他们走散在城市的街道,也请带去我的致哀。

  我们也在烦恼,烦恼着城镇化的建设会彻底破坏我们城市的记忆,但那真的可能吗?

  文化的魂魄是不死的,她会用另一种妖娆的身姿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课本、仿造、博物馆里。有人认为这样的活着是孤独的,是死去了的活着,是没有尊严的陈列。我却并不以为然,走进展览馆的瑰宝总是让人重视,走进课本的知识总是让人谨记,走进仿造的再现总是让人震撼,都要比其在风里雨里抗受拍打要有体面的多。

  我们要完整保留的是其文化的精魄,是那些让我们真正悸动的不经意发出的感慨和赞叹,而非物质化的表象,因为我并不认为撕破皮囊的空壳会有多可爱。认清这点,我们也无需对一些旧建筑的衰败感到惋惜。只要其精神不死,我们便可再造一座古城,再圆一个故梦,再聚一群旧人。

  可悲的是,我们无法做到不惋惜,无法做到不伤痛,因为城市的灵魂与躯体一起在日渐消散,所以我们无法不重视寄托着他们意志的物。物是历史的遗物,却不是再现历史的物,他们的消散带去的本该是被历史投影的一丝古味,但现在他却成了全部。

  我也惋惜,但我更伤痛,明明我们珍惜的,为什么我们却不能守护,明明我们尊重的,为什么我们却不能传承?我很遗憾。因为这样的文化之殇不是城镇化的后遗症,而是我们自身精神世界凋零的问题。确实,我们都茫然,但我们迷惘的地方不一样。

  城市,应该是在旧城上建新城,而非是舍弃旧城、放弃历史、抛弃文明。推进城镇化建设能够加快经济的发展,但何尝又不能成为保护古城的一种手段?经济上去了,我们的古文化传承才能更顺利,因为文物保护需要资金、宣传历史需要资金、古建筑维护需要资金、传播教授传统文化更需要资金。

  古老的城不该成为孤寂的城,他们应该是热闹的永远存在的城,继续叠加几代人的记忆。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我,都生在一座城。若是失去了热闹,他们也就真的死去了,因为城是为城里的人活的。

  此刻,这些城是古老的但年轻的,随着新城的拔地而起,他们被点燃了新的激情。他们是脆弱的但坚强的,在历史中早已风尘仆仆,却依然迈着并不轻盈的步伐在新城中活着。

  新建的城保护了旧的城,旧的城藏在新的城,这是城中的王国,记载着历史的魂魄,继承着文明的遗产。(文/周成洋 评论家)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戏里人生 道不尽是乡愁
  2. 喝了这么多"鸡汤" 为什么却依然过不好这生活
  3. 总结大会 | 一个专栏作者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