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杨绛:唯愿喜爱胜“刷屏”
徐云方

    5月25日,杨绛先生逝世,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跟先生和女儿去他乡团聚了。先生离开,很多人诸如亲人、朋友、读者们,纷纷出来表态,与先生拱手作别,祝福先生一路走好,后会无期。 

  而我的朋友圈也被关于先生的信息刷了个满屏。“我们仨”,“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当然,最火爆的还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以及《一百岁感言》里几行字的截图......甚至有杨绛先生的百岁遗言“现场照”在网上流传。

  被这种盛况刷屏,我立即感到诚惶诚恐,坐立不安。因为我对的先生的了解,大多是从钱钟书先生那里得来,而钱钟书先生逝世后,关于杨绛先生的生活状态,知之甚少。而被朋友圈这么一顿的刷屏,让我顿感汗颜,似乎自己是个情怀不够深的人。

  可我不禁想问:我们都是杨绛先生的读者或粉丝吗?窃以为,大概并不见得,很多人只是习惯于刷屏而已。

  虽然我并不怀疑大家对杨绛先生的悼念之情,但如果你只知道她是钱钟书的太太,或者只知道她是一位105岁的可敬老人的话,这样的刷屏有多少真诚的痛彻心扉的悲恸呢?

  刷屏的理由很多,但笔者最痛恨一种:为了刷屏而刷屏!别人都在刷,我不刷的话,会不会显得没有人情味儿,会不会赶不上潮流,会不会被朋友觉得自己清高?一连串的自我设问之下,强逼自己就范,那就“洗刷刷、洗刷刷”吧,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在刷屏。

  比如说,前些日子的NBA球星科比退役,很多忠实的粉丝刷了一天的屏,表示对一个时代终结的惋惜之情,抒发对偶像的无限敬意。当然,没有人会无端地去谴责一个虔诚粉丝的任性刷屏,除非打扰到了别人。

  可问题在于,平日里喜欢散乱的汤汤水水之作的我们,有多少人是杨先生作品的拥趸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但待到先生与世长辞时,却又无端地从文学、爱情的田野里长出千百万的粉丝,刷屏刷到惊天动地,也算是让人心生敬畏、大开眼界了。

  可能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太多:我为什么要刷屏,为什么要点赞,为什么要转载?可能刷屏、点赞或转载的东西,我们自己都不太了解。更可笑的是,我们已经养成了刷、赞、转的“好习惯”,只要看到标题,只要看完正文第一段,符合我的心境,那就要刷刷刷、赞赞赞、转转转,哪怕是只有断章取义的片面理解。

  没有对杨绛先生有任何的不敬,只是对于我们公众表达思想时的态度深感担忧。盲从的人,比比皆是。最可怕的现象是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消息,一旦被朋友圈转发,就会有一群盲从的人跟进,根本不会甄别事实真相,只要能够引起轰动,就会义无反顾地转发。这该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心态啊!记得前不久阎肃先生病重时,被误传为病逝,于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竞相传递,当真是吓到了闫肃先生本尊和喜爱他的人们。

  说到底,我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唯愿公众“喜于心”胜过“刷于屏”。梅葆玖先生逝世前,大概很多人并不了解其让其本人足以被历史铭记的作品和事件,可人一旦仙逝,就会引来诸多毫不相干的悼念和祝福。虽然是善意绵长,但这份善意当真不如放在先生生前,多关注他的京戏,远比身后的哭天抢地要来得更有意义。

  钱钟书爱书成痴却从不藏书,叹“书非借不能读”,因为他明白书籍只是形式,重要的是内容。而今这样一窝蜂式的刷屏,形式感十足,究竟是喜欢刷屏,还是喜欢杨绛?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但于我而言,这个问题如梗在喉,不得不问。如果你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那么,越刷的起劲,可能越是对刷屏对象的亵渎。对杨绛先生而言,最好的纪念,是阅读。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年终策划: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车轮上的文明 | 司机 80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
  3. 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