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 你能否直面衰老?
佟向风

电影《飞跃老人院》剧照

    过了元宵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春节就算是过完了。热闹的家里逐渐又变得安静下来,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开始又一轮的等待。正当中年的我也在想,等我老了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在每天盼着女儿回来中度过。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老年观”,有怎么样的老年生活。

  成年之前,社会、家庭包括我们自己都特别注重自己的“三观”建设,但诡异的是三观建塑、完善和在其引导下的追求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终点,那就是离开工作岗位之前或者说退休之前。离开工作岗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婴儿失去了与母体连接的脐带,不再能从母体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营养,不同的是婴儿降生后大多都会得到精细周全的照顾,身体和心理都会得到继续成长,而老人一旦失去社会角色所附带的价值感认同感融入感实现感,就很难再有其他途径获得新生,可以说,能否过好自己离休后的生活是人的第二生命,是人生能否圆满的重要功课。 

  在一个正常的生命过程中,人人都将老。“年老”总难免让人和孤独、怪癖、偏狭、抑郁等这些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这是整个社会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勾勒出的老年群体像,这与老年人自身不无关系,也和舆论环境的宣传有关。要摆脱这个年老魔咒,从根本上还是从老年人自身观念上着眼。电影《遗愿清单》讲述了两位身患重病大限将至的老人,为了人生不留遗憾拒绝躺在病床上等死,拖着罹患疾病的身体,打起积极向上的精神,觉察自己的未竞之愿,勇敢地走上实现梦想的旅程。让人振奋和感动的是这个故事所传递的正能量:谁说老人我就不能去赛车体验速度与激情,谁说老不能从飞机上纵身体一跃体验跳伞的乐趣,谁说老人不能爬爬山滑滑雪,谁说老人就一定要从厨房到卧室从孩子的学校到菜场? 老人多的是时间,要趁这段人生阅历丰富智慧凝练饱满的时光,内省一下自己真地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快乐了吗,真的实现生命的意义了吗,真的为他人带去快乐了吗。如果有,那现在自己新的兴趣点在哪里;如果没有,那更应深深地挖掘下自己的内心,活出属于自己的夕阳生活。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用这句歌词来表达老人对儿女的祝福最为合适,但这种祝福里又蕴含着一种自我牺牲的意味,听来总有些酸楚。在中国的传统人伦观念里,儿女不管长到多大都是自己的孩子,甚至都是自己的个人私属品,“养儿防老”功利养育观念也使得人们希望年老后儿女都能行孝左右,但往往事与愿违。儿女成年后都有自己的世界,要在经营自己的生活中付出很多努力,对老人的照顾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如果老人还是一味地把儿女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区别自己的独立个体看待,那自己的情绪心态难免被儿女的行为驾驭。生物医学已经证明,情绪和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关系。医学数据表明,人的疾病75%由情绪引起,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寿5~7年。美国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在一定程度上,情绪不稳定就会像营养不良一样危害健康。慢性焦虑、长期抑郁和悲观、持续紧张或不满、愤世嫉俗或多疑的人,经研究患病风险是常人的两倍。所以,老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承认儿女的独立性,是保证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认知。

  每个人都难免有孤独感,老人更是如此。社会要为老人打造各种活动场所,让老人多些和社会接触的平台,老人则要积极主动参与一些社会活动,避免孤独感。美国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表明,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主导该研究的美国杨百翰大学朱利安·霍尔特博士认为,吸烟、酗酒和锻炼等生活方式会影响健康,这其中还应该加一个“社会关系”因素,“社会关系”缺乏给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尤大。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南京70多岁的方大爷夫妇就因儿女们不在身边,平时家里冷冷清清,决定把两室一厅的另一空置房间通过媒体公开免费招住。这其实并不失为一个解决孤独问题的良策,需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动介入管理,在保证安全、责权利明晰的前提下实现双赢。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年终策划: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车轮上的文明 | 司机 80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
  3. 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