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开展“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各级各部门派出科级以上干部到乡村蹲点服务,与群众面对面、贴心窝,积极协调资金、技术和项目,帮助解决发展难题。 教育实践活动能否扎实深入、抓出实效,关键取决于干部是否真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下基层最忌流于形式,到一线最怕浮于表面,“走马观花”、“隔窗看景”,不但不能接近群众,反而会疏远群众。因此,让干部到基层“长住”,在群众中蹲点,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不失为一种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方法。 “深蹲促进深入”。群众最有智慧,干部作风的好与坏,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也最讲实惠,评价作风改进的实际成果,群众听其言,更观其行。干部只有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长期蹲点,搞好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群众才会把干部当成“自家人”,才肯打开“话匣子”,才敢于提出尖锐意见,从而帮助干部把握关键,找准要害,深入查找“四风”问题,全面提升活动的效果。 “服务激发潜能”。好的措施能够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能够充分挖掘干部的工作潜能。“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既是群众对不干事干部的形象描述,也是不满情绪的表达。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干部“沉下去”,更需要干部“动起来”,让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拿出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社区、乡村和企业,投身于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中,既是对群众路线的身体力行,更是对自身才干的锻炼提高,是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蹲点服务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提升机关干部的工作水平,更有利于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当然,蹲点服务只是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一种措施,希望各地能创新思维,创新形式,推出更多举措,让教育实践活动更好接地气,促进党员干部更快转作风。(张占勇)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提升干部“微素养”守护党的“生命线”
已是最后一篇
-
提升干部“微素养”守护党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