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隔空到触摸:低价仍是“撒手锏”
【案例】尽管大多数消费者表示,网络书店普遍7折以下的优惠让人心动,自己一般选择在网上购书,不过,实体书店也有一批忠实粉丝。北京从事咨询业的卢瑾,每周末必逛的一个地方就是书店,“我拒绝网络图书,主要是因为书这种东西,还是要亲手翻一翻书的内容,有意思的我才买。”卢瑾的习惯也是不少消费者的选择。
实体书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城市名片以及文化地标,具有不可消灭性。随着国家及地方财政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陆续出台,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不断增长,带动了图书消费市场,同时让实体书店看到了希望。
《网民看出版:图书出版满意度调查报告(2015)》显示,在所有图书载体中,51.9%的网民表示更偏爱纸质书,即纸质书位列网民图书载体偏爱度排行榜的首位。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万捷也表示,“未来的图书种类会越来越多,但是每本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事实上,时代在发展,而纸质书在回归。”
无论是“纸质书在回归”,还是“纸质书从未曾离去”,对于实体书店而言,都是一个能够提振信心的好消息。实体书店可通过丰富的线下体验和活动,吸引用户,为线上引流,激发用户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把喜爱阅读的人汇集起来,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和休闲生活方式,进而推动全民阅读。由此看来,当下实体书店的“逆袭”并非前途未卜,而关键要看怎样“逆袭”。
张巍透露,实体书店是当当向下延伸的重要一环,预计未来将占当当整体图书销售的20%。不同主题的书店将瞄准不同的目标客群,并针对目标用户群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图书推荐和业态搭建。比如,在社区中开亲子店,在高校附近开大学店,在购物中心开时尚地标店等。
“网络书店极具弹性的价格优势曾是网络书店发展成为图书链条中最强者的关键因素。在与传统实体书店的竞争中,价格‘撒手锏’仍将继续在线下发挥‘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优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随着网上图书销售情况增长逐渐放缓,当当想在图书上与其他平台竞争,必须另辟蹊径。“开设实体书店不失为一个突破口,可以通过增强线下体验感,同时以低价‘撒手锏’赢得更多用户和市场。”陈少峰同时指出,此举也能更好地吸引那些没有网购习惯的读者,培育新的用户群,带动当当图书的线上及线下销售和品牌推广。
而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重磅福利。“既能体验实体书店购书的愉悦感,同时又能享受到网上书店的优惠价格,一举多得。”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当当开设实体书店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闻到书香”,并潜移默化地改变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及其对图书的消费模式,“实体书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综合体验性,同时也会形成一种面对面的文化氛围”。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已是最后一篇
-
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