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逆袭”背后的生存之道
发表时间:2015-12-24   来源:光明日报

  从图书到百货:立体经营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案例】走进上海新开业的“无印良品书店”,3万多册精选书籍避开了传统书店书架的学科分类,而是依照“衣、食、住、行、育、乐”主题分类陈列。同时,不同类型的书籍还与不同类型的生活商品混搭在一起。如“城市行走书系”《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绘本《地图》等与旅行箱搭配;时装设计师传记书籍与服装相配;美食杂志与层层零食货架“融为一体”;甚至连一盆盆绿植中间,也见缝插针竖立着《草木情缘》等博物学图书。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1000平方米的书店达765个,同比增长21.8%;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书城达109个,实现出版物销售总额119亿元,同比增长47%。从目前已开出的书店形态来看,它们不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书店模样,而是以更精致时髦、更个性化的形象走着复合式经营之路。

  “目前国内实体书店多数是亏损的,这是图书行业的一般规律。即便有了租金优惠支持,书店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但实体书店只靠卖书基本很难维持经营。”在陈少峰看来,未来实体书店不应是只售图书的传统书店,而应是形式多样的综合型书店。例如,台湾诚品书店的经营中,约七成是非图书产品,采用的是文化和其他产品结合的综合体模式,咖啡厅、餐厅甚至小舞台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既是图书业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的探索,也是综合型书店吸引消费者的所在。

  据张巍介绍,当当会根据形态、面积和周边消费者特点来组合书店业态。除图书外,实体书店还重视线下体验和主题百货,包含文创产品、餐饮、活动空间、时尚空间和场地出租等多个备选模块。

  陈少峰预测,未来实体书店可能会探索以一种综合体的文化空间模式经营,类似于目前的创客空间,以及图书、沙龙、讲座等文化综合体,也可能朝着诚品书店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综合文化空间与百货空间结合的卖场。

  与网上书店相比,实体书店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切的、可感知的阅读环境,具有网上书店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今,实体书店不仅成为融书籍推广、阅读激发、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场所,还承担了一部分文化繁荣、文化交流、促进教育的功能。因此,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寻找与消费者需求的最佳契合点,实现多元化、特色化发展,也成了实体书店的必经之路。

  魏鹏举说,就像日本的茑屋书店、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已成为全世界各地游客、读书人观光的文化“圣地”,书店也变身为拉动消费的观光经济增长点。“只有花心思做到极致的特色书店,未来才有潜力吸引到更多读者。”魏鹏举说。(记者 邱玥 刘坤)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李 璐桐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042654&encoding=UTF-8&data=AC5tXgAAAAcAAE5cAAAAAQAq5Lmm5bqX77ya4oCc6YCG6KKt4oCd6IOM5ZCO55qE55Sf5a2Y5LmL6YGTAAAAAAAAAAAAAAAuMCwCFD3rK9PQI6w4pAHHqKBv4mPSycYAAhQQJmb-6Y7QkoF_7UP_J22ZdPztIA..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042654&encoding=UTF-8&data=AC5tXgAAAAcAAE5cAAAAAQAq5Lmm5bqX77ya4oCc6YCG6KKt4oCd6IOM5ZCO55qE55Sf5a2Y5LmL6YGTAAAAAAAAAAAAAAAuMCwCFD6-7gI8WaaurrRl58dJm6cfVzPtAhR1Y8C24TqiBED3glecLgZn46pn0A..&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