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2月9日电(记者马剑)一位朋友最近向记者描述了在国外过年的一段遭遇:他带着父母前往自己所在的西方某著名大学游览,在公共场所偶闻乡音,却只见几位来此参观的同胞正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朋友说,那一刻觉得十分尴尬。
按照传统,中国的老百姓习惯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恭贺新年。得益于现代交通的发达,人们的行走半径不断扩大,跨市跨省甚至跨越半球过年成为可能。春节是陪伴家人、放松心情的好机会,心情可以“放假”,文明可不能“放假”。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文明现象,根子在于个别人公民道德意识的缺失。包括社会公德在内的公民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总和,文明的举止则是一张进入每一座陌生城市的通行证。一个和谐、安宁、整洁的社会空间需要我们彼此尊重,共同营造。
促进法律法规建设,提升公民责任意识,是减少公共场所不文明现象的另外一环。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颁布了文明促进条例,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将部分道德规范固定下来,在引导和警示中培养公民素质。
根据即将于3月1日起实施的《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开车时以手持方式使用电话、在禁烟场所吸烟不听劝阻、向车外抛撒物品、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都将被视为违法,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由行政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实施处罚。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将被记录个人信用信息。
依靠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通过记录个人信用信息,借助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实现对文明公德的救济,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创新管理方式。我国目前的信用管理和惩戒措施尚处于探索阶段,亟待建立一张覆盖各个行业、全国统一的信用管理体系大网。
再过几日,地铁、车站、码头、机场都将迎来春运返程高峰,期待国人能交出一张圆满而漂亮的文明答卷。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从非遗上春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已是最后一篇
-
从非遗上春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