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由美国研究图书馆组织 (Research Libraries Group or RLG)建立的“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发展而来。“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数据库著录了北美图书馆的几乎全部藏书以及中国图书馆的部分藏书,数据达到2万多条。近几年来,“中文善本书国际联合目录”项目已将其著录中约75%的书影进行了数字化扫描。2009年该项目中心由美国普林斯顿转移至中国国家图书馆,并以原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了“中华古籍善本国际联合书目系统”,由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管理与维护。2010年系统正式开通,首批公布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约2000条中文古籍善本数据。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影像数据库:上世纪90年代,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开始建立古籍目录数据库。2002年开始建立古籍全文影像数据库。2009年11月中国国家图书馆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签署合作意向书。东洋文化研究所将所藏4000余种汉籍,以数字化方式无偿提供给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中国国家图书馆负责数据维护和发布。这批数据包括收藏在东洋文化研究所和一些专藏文库中的珍贵宋、元、明、清善本,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目前,读者可在数据库中按照题名、责任者、内容分类、出版项和模糊检索。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特藏资源库: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特藏,以其质量高、数量丰著称于世。2009年10月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哈佛燕京图书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开发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项目拟对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4210种中文善本和齐如山专藏进行数字化。中国国家图书馆负责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数据质量控制,哈佛燕京图书馆承担中文善本古籍数字化、元数据制作和数据传递工作。2010年9月8日“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特藏资源库”网站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运行。 此外,随着我国海外古籍回归工程的启动,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的工作力度也逐渐加大。2011年又有多项海外古籍回归国际合作项目启动。如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达成的古籍数字化合作计划协议预计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珍贵中文古籍数字化供中国国家图书馆免费发布。 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是我国正在开展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工作内容之一。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是中华古籍以数字化信息回流并传播的重要步骤,是对中华典籍文化传播和继承方式的革命。需要指出的是,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工作刚刚起步,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给予关注和思考。 一是,加强海外古籍普查,建立海外古籍资源联合目录。在摸清海外中华古籍流布地点、数量、质量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计划,让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工作在有目标、有计划中进行。 二是,加强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资源调查,做好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工作。鉴于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资源存在着资源分散、建置单位多元化、数据格式多样化的特点,古籍数字化资源整合宜采用基于导航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 三是,成立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的领导协作机构。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由政府出面组织的统一协作机构开展工作:论证分析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项目的可行性;筹措和管理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的专项经费;负责制定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的各种标准;定期举办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的学术活动;举办海外中华古籍数字化回归技术培训班和研讨班等。(毛建军 河南新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