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钱永刚“讲解”钱学森图书馆
发表时间:2011-12-12   来源:解放日报

观众正在听讲解员介绍钱老生前的事迹。 记者 张驰 摄

  “人民对钱学森的爱戴是超常规的,这种爱一直持续到今天。这次钱学森图书馆的筹建,也得到了国家超常规的重视。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为什么能够得到这样的对待?”钱永刚说,“在我看来,这也是钱学森留给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2月11日,历时8年筹备建设的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落成。开馆前夕,钱学森长子钱永刚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作为参与图书馆筹建的亲历者,钱永刚从图书馆最初设计,到众多展品背后的故事,带读者共同品味这位人民科学家的伟大魅力,感受定格在这里的气息。

  设计与布展,精益求精

  从徐家汇沿华山路一路向北,经过上海交大的古朴校门,视野突然开阔。一座深红色墙面与玻璃结合的建筑,仿佛一块岩石裂开,一枚导弹从“裂开”的玻璃处露出来。建筑的外墙上,钱学森微笑的面庞隐约可见。许多人正在馆前摄影留念,这就是钱学森图书馆。

  “钱学森图书馆的设计,被称为‘大地情怀、石破天惊’,借鉴的是戈壁中风蚀岩的样貌。中国的航天事业正是从戈壁沙漠中腾空而起。这个寓意很好。”钱永刚对记者说,图书馆设计师正是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院士。

  但图书馆最初的设计,并非如此。“其实,最初为馆设计的是位年轻设计师,也得到了许多认可,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设计不够好。”钱永刚说,“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何镜堂院士,他在北京开完两院院士会议,回到广州闭门苦思3小时,落笔一气呵成。”

  “类似这样的精益求精,不断改进,贯穿整座图书馆建设始终。”钱永刚说,“从不懂到懂,从馆的定位,到陈列方式、陈列风格,这些年我们讨论过不知多少次。经过讨论,一步步根据征集物写出大纲,再与陈展公司合作,写出‘分镜头脚本’,再设计展馆内容,每一步都是如此。”

  比如,令不少参观者赞叹的馆内现代化布展。“起初我们也请了两位设计师,一位40多岁的设计师以传统方式设计,一位20多岁的设计师设计创新,后来经过比较,我们最终采用了年轻设计师的现代化方案,从最终效果看,还不错。”钱永刚说。

  钱学森图书馆内的展览,分为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人民科学家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4个部分,与常规纪念馆编年史纪念的方式有所不同。“最初设计的确是编年史,但讨论中大家觉得不能这么做。”钱永刚说,“钱老的一生涉猎广泛,我们必须把钱老一生最亮的点找出来,展现出一位大科学家的形象,尤其是他成功的原因。伟人何以伟大,有何内因外因,人们能否从中学到些什么,这才是钱学森图书馆应做的事。”

  展品后的故事,说不完

  新落成的钱学森图书馆,占地面积9300多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献、资料、实物84000余件,常设展出15000余件。钱永刚说,这些展品,体现着钱老不同的贡献与作为,每件背后几乎都有故事,“有些即使参观也不会知道,但若大家有所了解,对钱老的认识会更加清晰深刻”。

责任编辑:刘 琼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2204&encoding=UTF-8&data=AAZxPAAAAAcAAB2eAAAAAQAt6ZW_5a2Q6ZKx5rC45Yia4oCc6K6y6Kej4oCd6ZKx5a2m5qOu5Zu-5Lmm6aaGAAAAAAAAAAAAAAAvMC0CFQCJ94DwfyC-Qk1K0fIfV8smmYC6NAIUEN7aWVNGFDXC0OVFhJnzLc0HdAM.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2204&encoding=UTF-8&data=AAZxPAAAAAcAAB2eAAAAAQAt6ZW_5a2Q6ZKx5rC45Yia4oCc6K6y6Kej4oCd6ZKx5a2m5qOu5Zu-5Lmm6aaGAAAAAAAAAAAAAAAuMCwCFEq2vywhzwpemveHEAwLJb7r-u2lAhQDUh0eLvcfD8NNHEJLTFpuFAxnow..&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