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从钱学森图书馆看钱学森精神
发表时间:2011-12-12   来源:人民日报

  12月11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新落成的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从当天下午1时30分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天气寒冷,却有不少市民赶来领票参观,馆方原本限额1000名,不得不放宽到了1200多人。

  15000余件展品,或宏大、或细微,生动地勾勒出钱学森这位伟大科学家既质朴又传奇的一生和他崇高、丰盈的精神世界。

  从一份手稿起步的航天伟业

  在“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展区,钱学森回国后起草的第一份报告的手稿,静静地陈列在人们眼前,回顾着那难忘的历史: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回到祖国不到半年,就向国务院提交了第一份绝密报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亲笔作了批示。这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就在这份手稿上,钱学森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案。

  随后的日子里,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早已泛黄,然而从这份手稿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却正如日中天。从“两弹一星”起步的中国航天事业,如今已经实现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实现了嫦娥工程探月,开启了萤火一号的火星探测……站在钱学森和老一辈科学家的肩膀上,中国人得以仰望头顶那片更加辽阔的星空。

  “我当然忠于中国人民”

  这是一份令人难忘的审讯记录:

  美国检察官讯问钱学森:“你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回答:“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钱学森回国的故事早已为大家熟知了,但其中依然有不为人详知的细节……

  新中国刚刚成立,正在美国从事火箭和航空研究的钱学森就在积极准备回国,他们一家预订了1950年8月28日回国的机票。但美国移民局突然拘留了钱学森。

  为了争取钱学森等留美科学家尽快回国,中国政府一直与美国有关方面协调,可是美国代表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回国的真实依据为理由不肯放行。这时,被软禁了5年的钱学森摆脱特务监视,在寄给比利时亲戚(蒋英妹妹)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信中,钱学森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表示自己“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这封信当天就被送达周总理,又由外交部火速转交给正在日内瓦举行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王炳南。在事实面前美国政府哑口无言,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1955年8月4日,钱学森终于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

  钱学森图书馆还原了钱学森回国的历程:从与检察官的对话到写给祖国的求援信,再到克利夫兰总统号的合影,在香港过境时的船票……让观众再一次感受钱学森归来引起的震撼,体会把个人命运和祖国、民族、人民结合起来的感动。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

  回国不久,钱学森就提出了入党申请,4年后的195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由一位爱国的科学家成长为信仰坚定、一生忠实追随党的马列主义战士。“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学森常常这样说。

  钱学森图书馆收藏的大量照片显示,回国后的几十年里,无论工作或是休闲,钱学森通常都是穿着一身简朴的蓝色卡其上衣和军便裤,一只从美国带回来的公文包钱学森用了近40年,包两侧已经磨损,还有缝补过的痕迹。

  与朴素到极致的生活用品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钱学森数量巨大、铺天盖地的书籍和资料。在“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展区,所有参观者都会被直达天花板的无数材料震撼:在馆藏的手稿文献中,有629袋、24500多份钱学森自己做的剪报,很多是首次与外界见面。这些剪报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整整齐齐地粘贴在A4纸上,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堪比百科全书,很多简报上还有钱学森的批注。

  在钱学森当年的一本《工作手册》中可以看到,钱老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对具体问题过问得也很详细,包括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还缺多少螺钉、螺帽都有统计。在学术风气日益浮躁的当下,钱学森的剪报仿佛在无声地作证:科学是容不得半点敷衍和马虎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

  钱学森一直反对自己被称为“导弹之父”和“航天之父”,在1992年10月19日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导弹、卫星工作是‘大科学’,是千百万人大力协同才搞得出来”,坚决反对把功劳放在自己头上……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展览结束部分,一支穿越时空的笔临空挥毫写下这样一段钱学森的话。平实又高远的一段话,揭示的是一位科学大师伟大成就的源泉,对今天、对未来的人们启示无穷。(记者 姜泓冰)

责任编辑:刘星星
分享到: 
在线评论
用户昵称:   匿名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验证码:           查看评论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0908&encoding=UTF-8&data=AAZsLAAAAAcAAB2gAAAAAQBU4oCc56ut5bC95Yqq5Yqb5bu66K6-6Ieq5bex55qE5Zu95a624oCd4oCU4oCU5LuO6ZKx5a2m5qOu5Zu-5Lmm6aaG55yL6ZKx5a2m5qOu57K-56WeAAAAAAAAAAAAAAAuMCwCFGJXFAitcVFn64-sGaOIJpbOM35JAhRVKSdrtCjYNQsJu3IswIBI1LZGH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0908&encoding=UTF-8&data=AAZsLAAAAAcAAB2gAAAAAQBU4oCc56ut5bC95Yqq5Yqb5bu66K6-6Ieq5bex55qE5Zu95a624oCd4oCU4oCU5LuO6ZKx5a2m5qOu5Zu-5Lmm6aaG55yL6ZKx5a2m5qOu57K-56WeAAAAAAAAAAAAAAAvMC0CFD1UjdVYcDE1VQ-MXhvUNZMUDEsTAhUAiyeu4SExl5Cdtr8lAfYScW45cek.&sitei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