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现代版“一饭千金”的故事。54年前,15岁的邳州小伙刘益标逃荒到了洛阳,当饿得几乎晕厥时,一户好心人给了他一家最好的口粮——一个大大的白蒸馍。为偿还当初许下报恩的承诺,在多次寻恩未果后,2013年1月已经68岁的他只身来到洛阳,投入一生的积蓄30多万元建起了种植、养殖立体农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并决定等农场成规模后无偿送给当地人。 这是刘益标和他的丰泰农场。(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1.逃荒中“蒸馍救命”“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的饭”
故事源于1960年冬天,15岁的刘益标家里穷得揭不开了锅,为了活命他和父亲逃荒来到了河南洛阳,落脚在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袁庄,住在村头一座破烂的庙里。挨饿的日子里,能填饱肚子的都是香的,但是有那么一顿饭,刘益标至今都忘不了。 (资料图片来源:襄阳百腾热线) 当年在袁庄,当地老百姓家里需要人干活时,小刘就和父亲就去帮忙。活儿干完了,对方管饭。就这样,他和父亲吃着“百家饭”活了下来。一年多后,饥荒逐渐过去,人们口中的“小刘”带着乡亲们送的几麻袋红薯干返回了老家邳州,后来上学、工作、成家……但他一直念念不忘那户好心的人家,不忘那朴实热心的村民,不忘那大大的白蒸馍。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知恩图报,努力报答村民的恩情。 2.知恩不忘报:为建农场 倔老头向老伴“打欠条”
上戈镇素有“中原苹果第一乡”之称,但由于当地的种植方式比较单一,仅靠种苹果的微薄收入老百姓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只有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才能使村民致富奔小康,刘益标想做一个带领村民致富的先行者。“退休前虽在工厂工作,但家乡邳州农业很发达,我也很关注农业,对种植、养殖都不陌生。”2013年1月,刘益标和上戈镇里峪村签订200亩土地承包协议后,便成为洛宁县上戈镇里峪村的一位“名誉村民”。和其他承包者只种植苹果树不同,刘益标不仅种植苹果,而且还套种了山芋、西瓜、药材。另外,为解决灌溉难题,他引电上山、引水上山,并开辟出一个大水池,养上了鱼、鹅,以种植养养殖,以养殖反哺种植,充分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为此,一年多来老刘已投入了3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一个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式农场,彻底改变了原来“靠天种地、亩产单一”的面貌。在农场挂牌仪式上,刘益标当着众多领导和村民的面,郑重承诺“等农场建好了、成规模了,我就把经验和园子都留给当地人,安心回老家。” (资料图片来源:襄阳百腾热线) 一门心思要建农场报恩的老刘,家境其实并不算宽裕。 3.还有梦:不花国家一分钱 让山区变成“花果山”
在洛阳洛宁县上戈镇建了农场,老刘还是一直想找当年那个袁庄。“在这安顿下来之后,闲下来我就四处托人打听,听说有个地方叫袁庄,问了很多路摸过去,结果不是。后来又听说有个村里有庙的袁庄,过去一看,就是它了。”刘益标说。当年的“小刘”再次看到袁庄的时候,破庙已经被翻修了很多次,水井早已坍塌,给他做白面馒头的人已经离开人世。曾一起干活的老伙计张老康擦擦眼泪说:“50多年了,你怎么没想着回来看看。”刘益标老泪纵横:“也托人打听过,但走的时候太小,连这地方叫什么、是哪个镇的都说不清楚。”
这是刘益标的农场。为了解决灌溉问题,刘益标“引水上山”,在农场的山顶建了蓄水池,同时搞起了养殖业。(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我忘不了这里的救命之恩,也忘不了农村的苦日子,一定要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刘益标说,等现在的农场上了规模,他还要到袁庄搞农业,带着当地人致富。“我到袁庄跟乡亲们说过了,你们都是我的亲妹妹,亲弟弟。我要来这里,为老百姓做事!”刘益标说。2013年,他根据农场土地的特点,种了西瓜和药材,每天都有经销商开车来拉货。“我这瓜比别人的熟得晚,现在是稀罕货,所以能卖出好价钱。”老刘高兴地说。说起未来,刘益标信心满满:“这里旱多水少,昼夜温差大,适合种红薯,未来4年我就种红薯。”老刘盘算着走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选最优良的红薯品种,加上科学的管理,一亩地收8000斤,每斤卖5毛,收入就是4000块,种好了红薯再办个淀粉厂,加工粉条,一亩地再多挣2000元,剩下的粉渣我养猪,绿色无污染的猪肉,又增加一笔收入,猪粪反过来又能给红薯地上肥料……”按照老刘的“如意算盘”,1亩地可以确保收入1万元。“我不花国家一分钱,5年靠种地养殖就能让当地百姓实现小康,我不该感到骄傲吗?” 老刘的理想是把山区建成“花果山”,春天看是花园,秋天看是果园,到处是扑鼻的香气,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楼房。 “等苹果树结果子了,要打造纯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模式,打上品牌,全世界去挣大钱。”老刘说得很兴奋。“等这一套模式成熟了,我就把这些东西全部无偿地交给他们,自己离开。”老刘说,“我不图钱不图利,能实现这个梦想,我这辈子就有价值。” 道德点评:
一个馒头值不值30万?刘老汉用朴实的行动做了漂亮的回答。当刘益标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是一个馒头的爱心救了他的命,没有了这条命,何来老人的今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馒头”。落水的时候有人奋不顾身,摔倒的时候有人扶你一把,事业不顺的时候有人助你一臂之力,流落异乡的时候有人给了你一杯水,伤心的时候有人循循善诱,这就是我们生命中的“馒头”。一个“馒头”的30万回报让我们感动,但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我们有没有勇气,和刘益标一样去寻找我们生命中的那个“馒头”呢?面对人生转折上的“热馒头”,我们需要一颗感恩的心。
(责任编辑:卢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