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寄语:自2008年5月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各地精心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凡人善举不断涌现。身边好人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彰显了蕴含在亿万群众心中的强大道德力量,生动具体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5日起,本网开设《好人365》专栏,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平凡故事,与广大网友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更欢迎大家积极发表感言、点赞好人,共同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的价值观“代言”!
视频来源:江西卫视。
2014年7月15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调研组专程赶到南昌,面对堆积如山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调研组成员深深地震撼了。若非亲眼所见,人们很难相信,这部字迹工整的文稿洋洋洒洒600万字,加上可与印刷媲美的数百张手工绘图,出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之手。
经过专家审定,这是一部完整的地质查证报告,首次相对系统地对赣南地区全部18个县中比例尺航磁、土壤、重砂、水系沉积物等异常进行了梳理,圈定出各类异常2400余处,并建卡归档约3000处,填补了赣南地区多项物化探异常汇集编录空白,为地质找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在人们湿润的眼眸中,老人喁喁独行的背影变得清晰而高大。江西地质史册上,从此镌刻下杨衍忠三个字!
退休后的杨衍忠二十年如一日,每天就这样趴在桌子旁,用放大镜边写边查边画,老骥伏枥,默默奉献。资料图片
“我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矿产(3稿)9套卡片、登记表已基本完成。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估计可提供几百处找矿信息,这次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的最后力量。”
2014年5月15日,在赣州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被病魔折磨的体重只剩37公斤的杨衍忠老人用颤抖的手,吃力地给江西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领导写下一张笔迹模糊的字条。
5月16日,收到老人字条的大队长郑继忠带着工会的同志来到医院慰问。来人一走,老人长舒一口气:“这下我没有遗憾啦!”4天后,老人溘然长逝,享年77岁。
那张字条,成为了老人唯一的遗嘱。
杨衍忠手稿捐赠现场。资料图片
6月5日,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举行简朴、隆重的捐赠仪式。一张七八米长的长条桌上,堆满了一摞摞文稿、一卷卷图纸。这是杨衍忠参加工作50多年来积累的资料,近3000万字。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长达600万字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数量相当于8部《红楼梦》。这套文稿是杨衍忠退休之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长期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实践经验,综合分析各类信息,历时20年编撰完成。
“物化探资料是地质找矿的基础。如果说找矿是一条弯曲的山路,杨老提供的资料就好比路上的一个个标记,告诉后来人哪个地方有个坎,哪个地方有道坡,甚至哪里有条便道能够直接通往山的那边,而不必翻过眼前这座高山。”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副总工程师陈琪告诉记者,大队曾经请3位工程师花了整整3年时间,才梳理出七八百处地质异常点。而杨老却独自梳理了2400多个。
“我们20个人曾经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400万字的地质文稿,而杨老却以病残之躯,20年独立完成了600万字的文稿,这其中还不包括科研的工作量!”江西省地矿局一位高级工程师说。
在浩瀚的文稿面前,人们震惊、兴奋而感动,同时又似乎有些迷惑不解。在老人弱小的身躯里,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精神富矿”?
1.
1. 从18岁进入地质系统从事野外物化探工作,到1994年因病退休,伴随杨衍忠近四十年历程的,是赣鄱大地上的崇山峻岭和激流险滩。
杨衍忠不会忘记,在白色恐怖时期,是乡亲们冒死营救出身为红军干部的母亲,为他一家提供栖身之地。他同样不会忘记,是新中国的阳光,指引他走进了校门,继而畅游在地质科学的知识海洋。受苏区文化的熏陶和家人的耳濡目染,红色情怀自始至终伴随了他的一生。
杨衍忠身体一直不好,慢性肺气肿、哮喘病、胃病、痔疮数十年如影随行,可在单位上,他却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杨衍忠在查阅文稿。资料图片
他的同事唐俊告诉记者:“早年我们在野外物探时,常常从早上5点出发,晚上9点才背着几十个矿样回到营地,可老杨总是顾不得休息,还要及时收集当地的地质、物探、水文、矿产等方面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有时候因为痔疮严重大量出血,他就穿上妻子用棉布做的五六层的‘尿布’坚持工作,其毅力难以想象!”
在杨衍忠野外物化探地质工作生涯中,先后承担过《南岭地区地质找矿成矿预测大普查》和《江南地轴多金属成矿预测》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找矿重大项目。作为主要发现者之一的“会昌岩背锡多金属矿田”找矿成果,先后荣获1988年地质矿产部三等奖和1990年江西地矿局地质找矿一等奖。1994年,经他优选三次的两项物化探异常查证,安远园岭寨发现中型以上钼矿,大龙——淘金湾矿区发现25条金矿脉,均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党委书记陈武回忆,杨老有两个外号,“杨博士”和“活地图”。在他眼里,无论是用物探技术进行地质找矿还是新手段,杨老都是这方面的权威和专家。
杨衍忠手稿。资料图片
信手翻开杨衍忠的日记,饱沾着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个“找矿者”的赤子之心和浪漫情怀:
——“地质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亦是艰巨的工作,常年累月在深山沟生活,是艰苦一些,但我们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地质工作再苦,我们亦应当干到底,而且应当尽力干好。”
——“一定要吃得苦,要艰苦些,再艰苦些,这里没有矿,到别处找。我们就是这样工作的,就是我们天天搬家,如果能为人民找到矿,就值得,否则,我们的生活舒服一点,但没有找到矿,也是不愉快的!”
——“去和高山峡谷作伴,去和那大自然作战,荒山荒村无有路,吃穿困难少人烟,高山挡不住鸟儿飞,困难挡不住地质兵。”
自1983年起,杨衍忠担任了华南物化探科技情报网江西分网联络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赣南片联络组组长,往返于闽、粤、湘、赣四省的地勘单位,参加各种地质学术报告及交流会,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杨老真切感受到了赣南地质基础资料的薄弱与匮乏。
通过长期刻苦的工作磨砺和知识累积,杨衍忠逐渐收集齐全了南岭山脉六个省的地质、水文、矿产、物、化探资料。病退后的杨衍忠决定要把几十年来收集的地质、矿产、物化遥资料重新整理汇编,编撰一整套《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为新一代找矿人垫上扎实的“铺路石”。
从退休的第一天起,杨衍忠几乎断绝了所有的社交与应酬,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稿的编撰之中。一写十几年。由于不想给队里添任何麻烦,他从不声张,保守“秘密”,除了每月和妻子一起去1里外的医院开药,杨衍忠几乎从不出门。坐累了,他就在屋里走走,甩甩写酸的手。
到2012年,杨衍忠的身体已经透支到了极点,特别是肺气肿,让他彻夜难眠。“他身体一直不好。每天都要吃八九种药片。如果他能多点时间去搞搞锻炼,或者多休息一下,也许不会走的这么早,这么快。可是,他总是太忙了,总是没有时间。”妻子胡香娇说。
杨衍忠每天要吃8、9种药。资料图片
记者在赣南地质大队会议室里看到,杨衍忠生前所写的文稿图纸整齐的放置在办公桌上。20年来,杨衍忠凭着顽强的意志,以每年撰写30万字的速度在与时间生命“赛跑”,完成了全部初稿,用去了3000多张卡片纸、1000多支水笔和彩笔。
赣南被成为“稀土王国”和“世界钨都”,矿产资源丰富,往往一个新矿址就能赚个盆满钵满。因为“肚里有货”,杨衍忠被很多人盯上了,不少矿老板找他,找他的儿女,希望搭上关系,求个指点,甚至开出年薪50万聘请他做“投资顾问”,都被他婉言拒绝。杨衍忠说,“我整理的这些资料有大量的找矿线索,一定要交给国家!”
杨衍忠生前的文稿图纸整齐的放置在会议桌上。资料图片
杨衍忠一家的生活,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尤其是三年前,他的三儿媳患上重病后更是每况愈下,全家人连凑带借花费数十万元,至今还欠债十多万元。曾有好心人劝他:“你真是守着金矿找银子,随便卖点资料给矿老板就什么都有了”,他连声答道:“要不得!要不得!”
杨衍忠生前在整理自己的手稿。资料图片
对于饮食,杨衍忠从不讲究。二儿子杨华明说:“父亲的一日三餐经常简单地以馒头、包子、红薯等为主。为了强迫自己吃东西以增强体力,他经常在饭菜中加不少的醋或酱油。”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党委书记陈武回忆,杨衍忠曾连续8年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一件棉大衣穿了20多年,袖子破了还不肯换,一直伴随他退休后的很多个寒冬。5月份住院期间,杨衍忠又多次提出:“我的身体情况我清楚,能给国家省点钱就省点钱,不该打的针就不要打。”
其实,直到住进重症病房,家人才知道,他的病情已经到了特别严重的程度,肺、肝、肾、胃没有一样是好的,肝硬化的肿块都突出来了,手就能摸到。女儿感慨,难怪父亲这几年都不愿去做单位安排的体检,只是开些药回来。因为他担心,万一体检检查出什么来,肯定要在医院折腾好久,花好多钱,又影响编撰文稿。
家里的柜子上、沙发下、衣橱里都是杨衍忠整理的手稿。资料图片
一件棉袄可以穿20多年,饮食总是买馒头蘸酱油吃,不该打的针就不要打……这就是平常生活中的杨衍忠,吃得简单、穿得简单,守着“金矿”过着清贫的日子。他为国家留下了一座“富矿”,为自己的儿女却没有留下财产。
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清贫奉献,甘为人梯。这就是他的活法,令人崇敬,令人动容。
杨衍忠的女儿说,父亲走时,全家人披上了他最看重的党旗,因为家人知道,父亲为了党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当之无愧!
在新近出版的《杨衍忠日记选》序言中,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写道:杨衍忠同志为国家留下丰富地质文稿资料的同时,更为社会留下了一座宝贵的“精神富矿”。他的行为和境界,是全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的一面“镜子”……。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在杨衍忠的生命蜡烛燃烧至最后一刻起,已然点亮了人生长河中的一盏长明灯!
(根据稿件《一位老地质专家的生命绝唱》、《“好专家”20年著600万字资料 临终前无偿捐献国家》、《杨衍忠:穿越岩层的“精神富矿”》等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赣州站提供素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杨衍忠的“志”,是建立在为国家奉献的基础上,立的是大志;他的壮心,与国家的事业息息相关,所以就有了20年近600万余字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其敬业奉献的品德,如芝兰、如蕙芷,感染着所有人。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