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发表时间:2013-08-30   来源:湖南日报

  贴近人民群众 做实民政工作

  段林毅

  习近平同志曾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短评《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强调“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这篇短文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民政工作更要身体力行这些要求。

  思想上要尊重群众。我们讲群众观点,首先就要切实解决好群众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问题。我最近去桂东县调研,再次学习了1928年毛泽东同志在沙田向工农革命军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几条军规充分体现了对老百姓的尊重,体现了以群众利益为重的真挚情怀。学习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民情怀让自己深受教育。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群众。从事民政工作更应该多深入群众、多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感情上要贴近群众。我8月初到汝城调研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时,参观了濂溪书院。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任汝城县令时,清廉正直、亲民爱民,县内百业兴旺、政通人和,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汝城“士率其教,吏思其威,民怀其德”,于是兴建了濂溪书院,千百年来永作纪念。我参观后心中有很多感慨:觉得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对群众充满感情,群众才会对我们充满感情。今年民政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开展“转作风”专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民政部领导肯定,接触到的基层群众也满意。民政系统的干部带着真情下去、带着实情回来,带着责任下去、带着问题回来,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工作上要服务群众。到民政厅工作几个月来,我已先后到28个县(市、区)、100多个民政基层单位调研,深感民政部门与群众联系十分紧密,做的多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好事、善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责任重大,大有可为。由于今年我省旱灾严重,我最近到郴州、邵阳等地了解灾情,看到很多县乡基层干部组织群众救灾和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情况,的确十分感人。记得10年前,习近平同志面对浙江大旱,写了一篇短评《抗旱要“目中有人”》。我觉得,民政系统抗旱救灾也要做到“目中有人”,心里要时刻装着受灾群众,要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尽力为受旱群众缓解燃眉之急。

  生活上要融入群众。我在汝城濂溪书院看到,周敦颐50岁时写给家乡族人的一首《任所寄乡关故旧》诗,印象很深刻:“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我在深思,古代的官员尚且能以清贫为本,作为当今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带头反对铺张浪费、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让自己永远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作者系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桑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