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十年(1871)广东书局刊本《十三经注疏》 中国古籍整理的又一重大工程——《十三经注疏》整理出版工程日前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启动。该工程将对宋代以来的《十三经注疏》传世版本进行汇校、点校,最终整理出版一部《十三经注疏》通行本,结束《十三经注疏》没有当代权威定本的历史。 出席启动仪式的众多古典文献和古籍整理专家在发言中说:“十三经”集中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古代典籍;《十三经注疏》是我国古籍中的基本典籍,与《二十四史》构成传统典籍的骨干;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由学术界、出版界合作完成《十三经注疏》的汇校、点校,出版一部当代通行本,是适逢其时的学术文化盛事,其意义之重大和工程之浩繁都堪比点校《二十四史》。 《十三经注疏》汇校将选用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本作为底本,与另外八种重要版本分头对校,形成八份校勘记,再将八份校勘记合成一份,也就是所谓的“汇校”。在汇校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书局点校《二十四史》的体例,组织《十三经注疏》点校工作,最终出版一部错误最少、附有简明校勘记、体现最新研究成果的当代通行本。 该工程由山东大学与中华书局合作完成。工程将聘请海内外一流专家承担整理任务,并由专家委员会做最后的审定工作。汇校工作计划2018年完成;点校工作计划2014年启动,2019年完成。 出版《十三经注疏》整理本是过去几代学人的理想。顾颉刚早在1926年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助教的时候就提出整理《十三经注疏》,包括校勘、标点、纂辑、索引四个方面,目标是“使学者对于宋以前之经说开卷了然”,“基础既固,自不难于堂构”。次年顾先生就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之前,还曾致信胡适,计划请范文澜参加标点《十三经注疏》,重校“十三经”正文。1941年,顾颉刚在成都,主持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受当时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托,主持《十三经注疏》整理,顾颉刚提交了《整理十三经注疏工作计划书》,后因工作转移,未能完成。在顾颉刚1950年代的日记中,“标点本十三经”、“十三经点校”也多次见于他的学术计划中。 毛主席曾经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强调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和“古为今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古代典籍的整理和出版。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制订了《三至八年(1960-1967)整理和出版古籍的重点规划(草案)》,点校本“二十四史”列入规划,关于“十三经”则以整理出版清人注疏著作为主。1960年至1962年间,中华书局由傅彬然等牵头,吸收1930年代尹炎武(执笔)、1940年代顾颉刚等学者关于“十三经”整理的意见,制订了“十三经注疏”及清人注疏著作的整理方案,并在全国有关高校征求了意见。但最终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开展。1971年,“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重新启动,由顾颉刚总其成。在一次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不但二十四史要标点,十三经也要标点。”1979年,中华书局恢复独立建制后,即着手以“十三经清人注疏”丛刊的形式,对“十三经”重要注疏著作进行系统整理。(本报记者 王大庆) 链接 十三经指十三部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为五经;唐增《周礼》、《仪礼》、《公羊》、《榖梁》为九经,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成为十三经。通俗地讲,“注”是对经书的注解;“疏”则是对注解的注解。《十三经注疏》传世版本,大体有九个系统:(一)宋刊单疏本,(二)宋刊八行本,(三)宋元刊十行本,(四)明嘉靖李元阳刊本,(五)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刊本,(六)明末毛氏汲古阁刊本,(七)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八)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本,(九)清嘉庆阮元南昌刻本。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上海:巴金故居开放4月 逾1.5万人次参观
已是最后一篇
-
上海:巴金故居开放4月 逾1.5万人次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