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印象中一向“四平八稳”的思政课,居然变得近乎“热闹”起来。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的一揽子计划,让长久以来深受教育领域关注的思政课迎来了“05方案”十年之后的又一波改革春天。
回首05年以来的十年时光,正好是自己从初入大学到大学毕业,再到留校任教的角色蜕变的十年。十年里,从一名受教育者到成为一名教育者,自己听过许多课,也看着学生听过许多课,然而真要让我描述出对于大学课堂的记忆,却似乎也难以道个明白,只是有一点,至今倒是记忆深刻,那就是听课的姿态。但凡大学课堂,学生听课的姿态无非以下几种,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玩着的,自然也有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求知若渴的。然而,关于思政课的记忆,却似乎“昏着的”和“玩着的”更多,当然,每当遇到“极好的”老师,讲了一堂深入浅出的思政课,却是能让人聚精会神,记忆深刻,乃至受用一生的。
由此,细细思量起来,思政课倒也并非如那些年我们所吐槽的那样,全然是“寡然无味”“毫无兴趣”的,只是教课的人不一样,讲授的素材和采用的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也全然不同。试着回想一下,那昏着的,睡着的,聚精会神的多面听者背后,似乎也正站着一个照本宣科的,满堂灌的和那循循善诱,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多面师者。
可见,“思政课”的吐槽,不全然在于学生特点和学生行为思想之变化,同时也与教材、教师和授课形式等课程体系建设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思政课,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理论为先导,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然而,谁来讲,怎样讲,用什么素材来讲才能让醒着听课的人更多,睡着听课的人更少呢?
新闻学者范敬宜先生在谈到新闻处理的艺术时曾提出令人警醒的“范敬宜的告诫”,他指出:“现在我们处理新闻不大讲究艺术,通病就是:只知道旗帜鲜明,不知道委婉曲折;只知道理直气壮,不懂得刚柔相济;只知道大开大合,不知道以小胜大;只知道浓墨重彩写英雄,不知道轻描淡写也可以写英雄;只知道浓眉大眼是美,不懂得眉清目秀也是一种美;只知道响鼓重锤,不懂得点到为止;只知道大雨倾盆,不知道润物无声。”
以范先生之批评视之,大概我们的思政课教学也存在着这样不接地气的通病:无论教材编撰,还是教学实践,人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固有的灌输思维,只知道旗帜鲜明讲理论,不知道曲折委婉说故事;只知道理直气壮谈真理,不懂得刚柔相济感人心,只知道响鼓重锤来敲打,不懂得润物无声去感化,于是乎即使马克思主义如倾盆大雨般扑面而来,浇到学生身上却仍是无感。
而与此相对的则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却打着普世价值和人文关怀的标签向着青年学生扑面而来,他们把住课堂门口,一有空隙便大肆“杀”入,而课堂之外则自由驰骋。他们要么讲故事,要么谈人性,要么说生活,把一场意识形态渗透战演绎的不着痕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年的价值判断,不断侵蚀着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
因此,面对着意识形态斗争“不进则退,此消彼长”严峻格局,高校思政课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结合时代变革的历程,结合当今世界形势之变局,结合青年学生之所需,用贴近史实、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素材和方式讲理论,是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之必须,也是捍卫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之必须。
现在,翻转课堂的思政课授课形式越来越多的在高校思政课中出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全视频+慕课+移动互联的思政课新形态也逐渐在高校铺开。而此次《改革创新计划》的发布,从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全方位实行综合改革,让一线师生参与教材编订,让高校领导走进思政课堂,鼓励授课教师专注教学,无疑又是为思政课教学走向学生,走向实际,更接地气施加了一把强有劲的推力,期待这些“接地举措”更加“落地生根”,让那些年我们对思政课的吐槽记忆,永远从课堂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