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些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王传言

  很多人的眼中,高校思政课刻板生硬、缺少新意。这或许是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的谶语罢了!我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高校辅导员,思政课也是其中之一。而从那些95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如何做好思政课,颇让我费了一番心思。我所在的这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学生都是各地的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又相当优越,因为在这里每年的学费就是8万元。面对这样的群体,传统的思政课路子亟待创新。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我和同事商量,这些95后的孩子如何才能爱上思政课呢?同事们纷纷表示,不妨谈谈大学时期的爱情观吧!我当即表示赞同。给他们来了一次《从名人诗词谈起——兼论大学时期的爱情》。在这次讲课中,我从元好问、徐志摩等名人诗词谈起,尤其涉及到他们对于爱情的观点,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注意的是,我从95后学生的基本特征出发,告诫他们端正爱情观。而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思政教育新方式,懂得学生们的诉求所在。而在那次课程之后,很多学生也觉得我十分有趣,纷纷前来解答各种困惑。

  结合老师自己兴趣。我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做了数年,而不能够忘却的是,用放电影的形式带来的课堂改变。我比较喜欢优质国产电影,而这正好能够结合思政教育。比如我给他们放映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虞戡平的《搭错车》……所有这些电影都是国产的优质电影,都有深厚的人生道理。学生们也觉得,思政课不拘泥于课本,通过如此丰富多彩的方式,赢得了他们的认可。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缺乏的可能就是这样把老师自己的兴趣融入到实际课程中的过程,当我们看到老师的兴趣和学生的需求高度铆合的时候,这难道不是思政教育的完美吗?

  让学生成为主角。95后的孩子们,往往特别独立自主。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思政课千万不能够局限于一言堂。我也注意到这样的特点,在实际的课堂上,主动让学生们来讲课和感悟,让学生们成为主角。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登台演讲了自己对于父子关系的认识,竟然让所有学生心潮澎湃;也有学生讲述同学情谊,让人感同身受……正是这样的讲述,成为我在思政课上使用的主要模式,老师成为静静的倾听者。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形式吧!

  思政课,远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按部就班,而是适应形势,不断创新,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纳入到实际的课题中来。或许如此,我们能够看到思政课的别开生面,懂得思政课本身的无穷魅力吧!(青岛 王传言 )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梦想倘若没有照进现实
  2. 拜猫为师:从不吃容易的食物
  3. 中国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