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7月7日,由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的“英雄当归——为俄罗斯二战老兵中医保健全媒体公益行动”启动,在2个月的时间里,活动团队行程1.5万公里,到访莫斯科、圣彼得堡等13座城市,记录和传播老兵们关于中俄共同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德国法西斯的故事。一名90后女孩儿全程参与,从最初的懵懂陌生到后来的感同身受,她选择用文字,表达她最诚挚的敬意。
正文
我曾与人探讨过“闺蜜”这个词,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不喜欢用这个称谓来称呼关系最好的女伴,甚至有朋友直言不讳称:“闺蜜不就是用来背叛的吗?”
曾几何时,“闺蜜”还是一个温馨的词语,这个词用来刻画两个女孩之间最深刻的友谊,但似乎随着越来越多的天涯818的出现,这个词原本的意义被人淡忘,而常常用来讽刺那些虚伪的朋友。
不过当我跟随”英雄当归——为俄罗斯二战老兵中医保健”团队在伊尔库斯克遇到她们的时候,我脑海中除了“闺蜜”却找不到更合适的字眼来形容这二人的关系,她们并非是两个女孩,而是两个年迈的老军人。
在伊尔库斯克的老兵协会会上,这两位老军人一见面就拥抱在了一起,接着就手挽着手互相搀扶着对方坐下。她们愉快的聊起了自己的话题,在那个时候她们神采奕奕,丝毫见不到老态龙钟的样子。
两位老人见到对方便像是打开了话匣子,甚至在我们的欢迎仪式中间一直手挽着手,我观察到在这个环节的时候两位老人还在座位上窃窃私语,好像还在上学的女孩和同桌在上课时间讲悄悄话一样。
好不容易熬到仪式结束,两位老人立刻进入了自己的世界。穿马甲的老奶奶在自己的小布兜里翻翻找找,终于拿出一条围巾来,热络的给另外一位奶奶围上,即使现在还是夏天,那一位也丝毫没有要摘下来的意思,还不断的抚摸着围巾,好像有说不完的喜欢。
这位奶奶又掏出了一个相框,里面装着两个人的合照,我上前询问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奶奶回答我说是上一次聚会时留下的合影,她觉得照的不错,便洗了出来送给她的朋友,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神情颇有几分骄傲的意味,似乎十分满意自己的贴心与细致,而另一位奶奶不停的看着那张照片,还一直对着那上面指指点点,这让我想起现在的“闺蜜”们,她们不总是为了对方发的照片没PS自己而吵架吗?
我问她们还有没有照片,没想到两位老人居然真的带了一打照片过来,刚开始她还十分热情的和我介绍照片中哪个是她哪个是她的朋友,没过多久她们又开始对着每张照片细细品味,把我这个提问的人又晾在一边了。
几十年的友谊听起来漫长的可怕,但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两个人的感情的身后。她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停不下的笑声。她们回忆道最初的日子,她们在战争时并不认识,却在老兵聚会上相逢,一个医生一个教师,在战后的日子里一见如故,这一次见面迸发的火花却燃烧了半个世纪。
奶奶和我说她们平时也会打电话联络,以前还常常给对方写信,但见面的次数却少的可怜,尤其是到了这个年纪,可能见一次就少一次了。
这次为二战老兵中医保健的活动给她们提供了一个见面的契机,她们好像根本不在乎其他的,只在乎彼此。我问她们是不是最好的朋友,右边的老人说当然是最好的朋友,而左面的老人则用行动代替了回答,她亲了她的朋友一下,而两位老人又因为这亲昵的举动笑成一团,最后手拉着手离开了会场。
我不禁想起那首小诗,“从前日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慢的,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友情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在这个越来越快的社会,所谓的闺蜜都来的太过轻易,好话说的比谁都动听,却常常只因为一个细节将整段友情分崩离析。
朋友渐渐成为人脉,闺蜜渐渐视作仇敌,两位老人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几张有趣的照片,更带给我一份沉甸甸的感情。
希望我到那个年纪,还能与今天的朋友并坐,说一声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