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以票房为主导的时代,这是个动辄票房过亿商业大片层出不穷的时代。
潮水般涌来的大片尽管充斥着华丽铺张的镜头,但又有多少能刷新观众的感觉?
没有回味,没有嚼头,看过即忘,已成常态。
给我一个嚼头。这个要求过分吗?
当然过分!现在的电影就是一份快餐,奢华的电影院掩盖不了它大排档的性质。花几十元买张票与点份快餐有多大区别?快餐讲究什么嚼头?
在这种大背景下,最近的电影《驴得水》就显得让人有点意外。我的意思是说,这是一部有嚼头有看点的电影。
也是部票房过亿的商业片。喜剧。但与别的喜剧不一样,在它“不正经”的外套下面,我看见了一副正经的身板,散发出灵魂的体味,而不是司空见惯的虚无。
我说的“正经”当然不是所谓的主流,尽管这是一部很主流很有主旋律味道的电影——剧中女孩佳佳最后奔向延安,给整个故事涂上了一抹红彤彤的亮色,我说的所谓“正经”,是指这个荒诞的喜剧能让人感受到批判的力量。
不是批判时代和社会——尽管电影也在批判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但真正有力度的批判是对于人性的拷问。或者说,电影故事其实是一把温度计,测出的是人性的温度。
这里没有必要重复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随手一搜,度娘就会告诉你。但度娘不会告诉你故事里头人性的温度——关于爱与恨,情与仇,得与失,真与假,美与丑,轻与重,坚贞与放荡,理想与现实,高尚与市侩,勇敢与懦弱,淳朴与愚昧,自尊与无耻,理智与疯狂,坚守与溃败,阳光与黑暗,生长与腐败,拯救与沉沦……无数相对立的元素,却浑然天成地交融在一块,成为那些角色身上的绚丽织锦。这就是人性。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经典意义上的“典型”,典型的性格,典型的形象,典型的命运。然而这里所谓的“典型”,又缺乏传统意义上的“鲜明”,剧中除了女孩佳佳,其他角色的“面孔”都不单纯,他们的内心都有着阴阳脸般的含混和复杂,让你既爱又恨,既同情又鄙视,既点赞又吐槽,既心软又恐惧,既温暖又心寒。如校长孙恒海,为了农村教育梦,不顾一切来到一个鸟不拉屎、连喝水都要到二十里外去挑的地方,办学校。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惜将一头驴谎报为一名老师从而冒领薪水补贴学校开支,从而导致一系列荒诞而疯狂的故事上演,而所有的疯狂,却没有冲破他的理性城池,他的办学梦始终没有放弃。又如张一曼,一个新女性,作为老师却放荡不羁,母狗似的到处勾引(“睡服”)男人,内心却始终有着纯洁坚贞爱情的憧憬和坚守,而一旦这种憧憬被市侩的同侪裴魁山和愚昧丑陋的铜匠击碎,放荡的她终于崩溃,先疯狂而后自杀……
在由一个个性格分裂的角色上演的这出荒诞喜剧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方方面面,于是电影到头来成了一面多棱镜,照出了复杂的人心,照出了分裂的灵魂——不是一个人,一个时代。
我们都是镜中人。
——这就是电影的嚼头。
嚼头是一种拷问,而拷问带来的是痛感。
所以说,这是一部让人感到疼痛的电影。(广东惠州 杨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