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动车事故的幸存者、“奇迹女孩”小伊伊3岁半了,她有“六个小书包”,“羡慕那些开心的幼儿园小朋友们”,然而因为腿上有伤,她被上海的幼儿园拒绝接受。尽管她的叔叔说,小伊伊“能走、能跑、能跳”,“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7月25日《新华网》) 一个正当入园年龄的孩子,却因“腿上有伤”而被众多幼儿园拒绝,无论她是不是曾受高度关注的新闻人物,在受教育是儿童基本权利的常识之下,这算不算也是一个奇迹?当战胜死神,走出“生命奇迹”的小伊伊,却迎头遭遇现实冰冷无情的另一种奇迹,这尴尬了谁,又如何不令人喟叹? 小伊伊入园难的遭遇,不由人不感叹“时间”的复杂:它可以治愈心灵的创痛,也可以麻木温暖的人情。一年的时间,不过弹指一挥,却令人有沧桑之感。我不禁想问:假若小伊伊在一年以前就正当年龄而遭遇入园问题,她还会被幼儿园无情拒绝吗?一定不会。因为那时候,我们的社会正彰显“大爱”,会有许多人不遗余力地向小伊伊伸出温暖之手;因为那时候,我们正见证“奇迹”,会有许多人雪中送炭;因为那时候,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会有许多人给予关心和支持,即便是幼儿园,在那种氛围之下,也会在社会责任和利益之间的权衡中倾向前者,一定会含着微笑向小伊伊开放大门。 北京的大雨带来灾难和伤痛,却也冲刷出人间的温情,收获了许多人性之美的感动,使人感受到希望的力量。面对友爱互助的市民精神,不能不使人感叹,这就是“公民社会的美丽剪影”。然而,联系到小伊伊如今的落寞,就不能不令人忧心:大雨过后,社会是否能留住“感动”?美丽的剪影又是否只是美丽的彩虹? 其实,从汶川地震到北京暴雨,在每一次灾难中,在每一次媒体聚焦的社会危难事件中,我们都会惊喜地发现“公民社会的美丽剪影”,然而在风平浪静之后,被放大的却是社会的冷漠,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民众的公民意识在不断觉醒和进步,然而公民社会的成色却往往只在危难中显现。 也许这件关于舟曲泥石流的新闻,可以帮助我们解读悖论形成的原因。在2010年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文县一座便民桥右桥墩垮塌,政府为行洪,拆除了塌桥,并承诺复建。然而两年多过去了,新桥却依然未建起来,村里孩子上学只能依靠危险的索道。(7月24日华声在线)这件事有两个地方让人想不通。首先,文县的塌桥,也是泥石流产生的灾害,当时社会各界慷慨解囊,这些善款最终流向了哪里?其次,当时文县政府组织25万元的救灾物资援助舟曲,为何对自己治下的灾情却不放在心上? 公共事务需要民众积极参与,更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政府部门对公共事物表现出的任何冷漠,都无疑会消解民众参与的热情。当公众热情一二再、再而三地受到抑制,于是乎也只能在危难之中流露出来,因为那正是具有公民意识的民众的道德底线。欲要留住“公民社会的美丽剪影”,就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为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否则无论如何美丽的剪影,都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三刀柔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