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辉煌秦淮小吃日趋没落 夫子庙魁光阁变成茶叶店
溯源 茶社文化造就秦淮小吃 文化名人袁晓园曾这样写道:夫子庙是南京历代茶馆的集中地,其间茶馆也成为我国旧时茶馆的典型代表。茶社泡久了,难免腹空,点心小吃可谓茶社最时尚的食品。当然茶社一多,竞争难免激烈,于是各家便纷纷在小吃上苦心琢磨,或别出心裁,或独擅风味,百花齐放便引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小吃妙品。 秦淮风味小吃最早究竟出现于何时,虽然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从现有记载可以看出,清代中期以后“十里秦淮”极其繁盛,夫子庙地区不仅成为南京的文化、商贸、民俗中心,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饮食中心。清末以来,秦淮风味小吃以各色包子、烧饼和干丝为三大宗,生意兴隆。 寻根 1987年诞生“八绝” 在众多的秦淮小吃中,人们听的最多的便要数“秦淮八绝”了,乍一听来,不少人都以为这“八绝”自然是八样,中国烹饪大师胡畏在接受采访时却纠正说,这八绝称为八套倒是更为确切。 “秦淮八绝”诞生于改革开放后。1985年,南京市修复夫子庙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风格。1987年,夫子庙秦淮风味小吃中以七家店铺制作的八套点心最为好吃,经专家鉴定,南京秦淮区风味小吃研究会于1987年9月正式命名这八套秦淮风味名点小吃为“秦淮八绝”。 |
责任编辑:桑小婷
分享到:
相关报道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