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7月7日,由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的“英雄当归——为俄罗斯二战老兵中医保健全媒体公益行动”启动,在2个月的时间里,活动团队行程1.5万公里,到访莫斯科、圣彼得堡等13座城市,记录和传播老兵们关于中俄共同战胜日本侵略者和德国法西斯的故事。一名90后女孩儿全程参与,从最初的懵懂陌生到后来的感同身受,她选择用文字,表达她最诚挚的敬意。
正文
战争是一个对于和平年代出生的人太过遥远的词汇。我懵懵懂懂的跟随“英雄当归——为俄罗斯二战老兵中医保健”团队随团采访,一步走进了这个老兵这个群体,采访、了解、感受到他们的伤痛。一个月的采访,我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阴霾从未从他们的心头消散,每个经历过二战的人心底都有一处无法触碰的伤痕。
每名二战老兵都是一部活历史
有人打开了广播,那是1941年6月22号,德军向苏联发起进攻,广播里在做动员。播音员的语气焦灼而不安,就知道这不是任何一个演员能够演绎出来的声音,似乎能看到破空的飞机徘徊时女人孩子们惊慌的脸庞。
在采访老兵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尼金森时,老人的话语时有中断:那一天的城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女人和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他在回忆的时候脸上时有凝重,几十年前的景象还在牵动他的心绪,我无法感同身受,却不由得悲从中来。
我跟着《英雄当归》采访团走了俄罗斯近10座城市,在去俄罗斯之前,从没见过二战老兵,他们对我而言只是活在故事里和课本里的字符。十八九岁的少年参军了,走上了前线,一封封家书也许是向亲人报声平安道声保重,又或是和爱人写出曾经不敢言明的喜欢。在那个瞬间我几乎无法自持——从我开始有记忆的时候,我所认知的军人与英雄永远都无所畏惧的奔赴前线,永远都视死如归。但如今我一想到所有的英勇背后都藏着脆弱的影子,那些英雄不再是传说而变成了普通的青年——这让我无法不感到难过。我坐在他们的面前,时常会心不在焉,但最后采访结束的时刻,我总想为这些我太爷爷辈的军人尽点微薄之力。
战时,秋明是俄罗斯的后方,主要生产军备和收治伤员。在工厂里参与生产的还有儿童,尽管现在被认为是使用童工,可是,在战争时,成年劳动力都入伍打仗了,这些担子便落在了孩子身上。
其实国家从没忘记关心儿童的成长,就算战争越来越激烈,加工儿童玩具的工厂也依然没有停产。但是他们虽然是儿童,却没有童年,并且是截然不同于我们这代人被补习班填满的那种。
在秋明博物馆向《英雄当归》团队展示了当时的一个脑洞清奇的发明,一架飞机坦克的模型,其实就是一架坦克长了飞机的翅膀,还有飞机的驾驶舱。刚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我觉得它简直蠢哭我了,尽管它没有真正的投入生产。后来被介绍说,这个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将前方的孩子运到后方的秋明,我开始发自真心的钦佩这些为了保障孩子们安全想方设法的设计师,这个设计可能承载着年轻母亲的眼泪和希望。
博物馆外有一面铸铜的纪念墙,记载有位秋明的老母亲,送她的十个儿子上了战场,她盼望着他们回来,却也知道她再也盼不回。等待着吧,当从遥遥的远方,再没有书信回来,等待着吧,当那些一齐等待的人,都已经厌倦了的时候。我觉得她的儿子回来过,就是她头上的雁群。
饥饿与“魔鬼”的战斗
老兵普罗科菲耶夫·伊万·伊万诺维奇,出生于列宁格勒,战争开始时,他还未成年,那个年代,对于整个苏联都是煎熬的,人们被食物的短缺逼得走投无路。伊万说,他们当时每天只发125克面包。在我的概念里,每天只吃这么一点点食物的人,那是为了保持魔鬼身材,而那个年代的人却要靠这么点食物跟“魔鬼”战斗。不过因为他在技工学校,每天可以分到250克,但是这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男孩来说也完全是没什么用的。
另外学校里也还会发一点食物,他会喝掉几乎如同清水一样的汤,然后将剩余的带回家让妈妈煮成汤全家人吃。但这太少了,对于一家人来说,这些食物根本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在长时间的饥饿侵蚀下,他的父亲在1942年去世了。
伊万讲到这里的时候表情依然十分痛苦,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阴霾依旧压在这个老人的心头。他说那个时候没有葬礼,也没有告别仪式,只是用爬犁将父亲的遗体拉到集体墓地,浇上汽油焚烧了,这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残忍的,但这就是战争,这就是那个年代,他在那个时候还来不及悲伤,就得为了活下去而继续担忧食物的问题。
随后他被安排去了城郊挖反坦克战壕,他说他记得很清楚,他们在挖战壕时,德国人已经攻打过来,仓皇之间他们坐上电车逃命。德国人的飞机就盘旋在上空,飞行员笑着向他们招手,而后投下一颗颗炮弹。回到家中之后,伊万的母亲心疼的捧着他因为挖战壕而伤痕累累的手说“孩子,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啊!”,这样的日子很快结束,他被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但留在家乡的母亲却不幸去世。
老人的讲述结束在了这里,因为他已经无法再承载更多的回忆,这是太过苦痛的过往,是战争带给人们的,无法回忆的伤痕。
作者后记:出国采访一个半月之前,我对于去一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团队十分抗拒,所以在走之前我妈告诉我,假如我撑不下来就随时回国。真的去到俄罗斯之后,我也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因为开始作为一个摄影来到这里,每天的工作并不忙碌,甚至让我感觉有些无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了许多老兵也听了许多故事,就萌生了记录这些所见所闻的想法。摄影是我的本行,但现在我却想用文字的完整记录下来这些可爱老兵的故事,他们应该得到这样的致意。我的文字或许不够成熟,我唯一能保证的是我有一颗真挚的,想要为他们的故事做记录的心。这是我的一点点力量,我希望这一点点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老兵的生活。我想,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努力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