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编辑。
前不久编辑一篇作者的散文,其中有几个词很陌生,不懂,于是“百度一下”。
“百度”的结果出乎预料,确是我等读书时甚至工作后所没遇到过的。不知所云的词汇“半路杀将出来”,汉语大家庭是有些“鱼龙混杂了”。
用“陌生”词汇的,据我看,都是些90后甚至00后,他们那个年龄圈子的约定俗成有点“牢不可破”,但我还是想说两句。
第一,费解的词语真的不能用,这不是抵制。语言的功能在流通,语言“圈子化”,语言也就不能广泛流通了。这就好比全国都在使用人民币,你突然使出一个不同于人民币的币种,金融还有秩序吗?“江湖”还有“道义”吗?
第二,传统必须尊重。《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词条,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它的存在立足在广泛认可的基础上,是“大众化”的产物。现在冷不丁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到底是想颠覆传统还是想尊重传统?
梁晓声说过,一种新生事物出现的最初,总要遭到一个庞大群体的不理解,直到这个庞大群体最终与新生事物达成和解。但他说的“新生事物”是尊重各种社会逻辑和认知的新生事物,这在“达成和解”后一一得到证实;而本人所遇到的“新生事物”应该是个“伪事物”甚至是“怪胎”。因此,一个语言的庞大群体最终要与“陌生词”这个新生事物达成和解,我看不太可能,甚至根本不可能。
下面举个例子。
A:两个学霸两个学霸,考得high,考得high,一个没写名字,一个没贴条码,真可爱,真可爱。
B:哈哈哈,喜大普奔。
知道他们说什么吗?不知道。“high”是莫名其妙,“喜大普奔”也是莫名其妙。查“百度”,才知“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
A:我们之间的关系有多脆弱呢,我只要关掉电脑关掉手机,可能你这辈子就再也不会联系到我了。
B:说得好像不关电脑不关手机就会有人联系你似的。
C:提醒:人艰不拆。
“人艰不拆”,你懂吗?我查了“百度”,才知“人艰不拆”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缩写。
类似例子不少。
“幽默”是“油墨”,“新手”是“菜鸟”,“摄友”是“色友”,“喝酒”是“哈9”,“喜欢”是“稀饭”,“不错”是“8错”,“没有”是“木油”……牛头不对马嘴,简直啼笑皆非!
2014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诸如“人艰不拆”等等生造词。因为,这些做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违背,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会产生误导。
前几天,上海市政协委员张怀琼也发出呼吁,呼吁减少“屌丝”等网络语言污染。网络语言到底是“小众”在戏谑“大众”还是“大众”挤兑“小众”?
“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典型的特征和最珍贵的文化载体,许多国家和民族为了保持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十分注意保护自己语言的纯洁性。”
张怀琼说,“随着网络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值得肯定,但有的网络语言粗俗猥琐,绝不能当做文化的进步”,国家对应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保护条例,弘扬和传播汉语的文字美、语意美和语境美。
张怀琼还说,类似“中国大妈、老虎、苍蝇、躲猫猫”等网络语言,是因为新的事物或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特定流行词语,所表达的语意符合汉语本来意思,可以看做是语言的发展。但有的网络语言却是错别字,或与原意完全不同。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也认为,“喜大普奔”等这些通过缩略、拼装而成的新网络成语的确有规范的必要,因为这些词不符合成语的结构特点,表意不明确,“除了网友,估计很少有人能一下子猜出其中意思”。
黄安靖一针见血地指出,网络词语“带有严重的个人倾向,其初衷是为了好玩、新奇,经常会随意背离大众语言的结构、运用等固有规律,很可能流行于一时就消亡了,因此,主管单位进行规范是有其意义的”。
“小众”博弈“大众”,谁会赢?我想,读者会在阅读中作出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