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先是哭了,现在又公开道歉了。可惜,不管是哭还是道歉,不说真与假,不提退和换,更不理赔,坚决奉行“三不主义”。 总经理潘庄秀华“以哭动人”——你跟她讲欺诈,她跟你聊创业;你跟她讲赔偿,她跟你聊慈善;你跟她急红眼,她就跟你抹眼泪。 道歉信变成了辩解信——给消费者的交代只是某些做法“不规范”,虽两次提到“深表歉意”,却只字不提造假和退换货与赔偿问题。 指望用眼泪来博取同情,相信身为“达芬奇”总经理的潘庄秀华不会如此“很傻很天真”。道歉信绝口不提“造假”二字,“达芬奇”也不会做梦因此还能挽回消费者的心。 三聚氰胺毁掉了三鹿奶粉,瘦肉精撂倒了双汇火腿肠。已经被消费者牢牢地钉在“造假”耻辱柱上的“达芬奇”,自然也很难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些道理,“达芬奇”都懂,他们也预料到这样的眼泪和道歉,难以被消费者接受,所以原有的北京“达芬奇”热线,现在拨打已变为自动语音回复“该媒体热线电话停止使用”,所以官方微博在发布道歉信后,竟设置了“禁止评论”模式。 “达芬奇”什么都懂,却依旧这么做,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道歉信中第二个绝口不提,绝口不提“退换货与赔偿”。哭了、道歉了,是他们“拖字诀”的手段;完事了,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达芬奇”以几倍甚至10多倍的暴利,肆虐中国家具市场13年,如今“东窗事发”了,他们赔不起,更不想赔。 千万不要以为他们“不想赔”是在做梦! 虽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退一赔一”的规定,但消费者保存的发票上,未必就写清楚原产地和材质,而外包装估计也没几人会留着。报道说,“达芬奇”的专卖店这些天忙着更换标签。这是因标签标注不规范在整改,还是另有所图? 光凭只有品牌和型号的发票,没有证明“达芬奇”伪造产品产地、材质的实际证据,加上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所说的“国际品牌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地,只要标明产地即可”之类的行规,如果没有监管部门的深度介入,消费者想要成功索赔并不容易。 这应该是“达芬奇”道歉之余,还会如此硬气的底牌所在。“达芬奇”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被停业整顿,更没有被吊销营业执照,其原因可能也在此。 李鬼假冒李逵太久了,往往会以为自己真是李逵,造起假来也愈发地理所当然,愈发地肆无忌惮。当诚信经营与道德的血液完全与之无缘时,就尤其需要监管的力量。 显然不能让“达芬奇”就这么完事了!道歉,远远不是监管部门对“达芬奇”依法履责的结果。(禹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