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充气男孩”小传旺的捐款遭到失控质疑,到赵文卓、甄子丹的“戏霸”之争;从方韩之争,到微博名人“吴法天”被现实约架;从主持人的私生活被肆意曝光,到关于伦敦奥运的不实微博被疯狂转发,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这个社会怎么了?” 自7月19日起,中国青年报对近来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现象进行了系列深度剖析,引发了不少网民冷静的思考。也许这一切,恰是一场正在上演的“现实版电影《搜索》”。 当“沉默中国”变成“质疑中国” 不少网民感叹,微博已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一个沉默中国,因为微博,已经变成了一个激烈的质疑中国。”参与小传旺事件争议的“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说。 7月1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对“小传旺捐款去向”的失控质疑,“天使妈妈”的志愿者很纳闷儿,短短两天内,社会和媒体巨大的关心不再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网民评价,网络暴力损害了对事情本身的关注,妨碍了普通网民的知情权。 “虽然并不清楚主持人王羲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真的觉得网上的肆意谩骂太严重,很多人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乱骂一气再说,很不理性。”《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凌玉环说。 网民“Zhibin_Yao”把愈演愈烈的质疑称为“沉默后的爆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乱叮,可悲!” “我们太久不去质疑,如今终于有了机会,才会这样的激烈和不成熟吧。”网民“次仁普布”说。 网民“华祎德1De-nnisH”说,就像蓟县大火的关注焦点被莫名其妙转移到几个人毫无意义的约架,“公众片面的视角已经逐渐沦为控制舆论方向的后门”。 在引起反思的同时,本报的系列报道依然遭遇了网络暴力。7月20日《网上大字报,谁能独善其身》、7月23日《微博“约架”:从网络语言暴力到现实的拳头》、7月24日的《谁在为网络戾气“添油加柴”》,7月25日《谁是“网络打手” 谁在“人肉搜索”》、7月30日《谁能扼住网络暴力的脖子》、7月31日《国务院奥运首金贺电遭遇网络暴力》被网民骂为“无耻”、“信口雌黄”、“王八蛋”、“睁眼说瞎话”、“资产阶级的走狗”、“官方媒体的沉默与无能”…… “被浓妆艳抹”的140个字 不少网民在反思,以恶意猜度为前提的盲目质疑,其实是网民情绪的发泄。 网民“远近闻名”说:“当一个人的微博给自己带来万千粉丝,获得虚幻的领袖感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并不能控制这种力量。当很多人在支持你时,他们不是出于正义感,而是为了发泄和满足,同样,当很多人在践踏你时,他们也不是出于邪恶,而是为了发泄和满足。在心理的运行机制中,没有善恶这种规范力。” 网民“阿华44”认为,这都是方舟子“自证式”质疑惹的祸。“社会对这种无底线的质疑和人身攻击再也不能容忍了。因为下一次受伤害的可能就是你。” 在网络谣言和暴力“滚雪球”的路上,网民认为“标题党”是一大原因。 网民“WingsForDream”说:“现在的标题党‘浓缩’出的标题往往和下面的内容大相径庭,但却恰恰迎合了网上‘骂族’们的心理,结果搞得人上网时总是肝火过旺。我以前也这样老是义愤填膺,现在倒是有点百毒不侵了。” 同时,很多人指出,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的受罚成本太低,删帖而已。 网民“漫无际”说:“微博的只言片语,本不应也不能承担起传播事实真相的重任。在碎片化的信息中,在转来转去的@中,事实已经不是那个事实,真相也不复存在。为了吸引眼球,140个字被浓妆艳抹,简略而又充满火药味的言辞极易激起一些人藏在深处的暴戾之气。” 不少网民进一步反思,盲目质疑的根源,也在于近年来的社会公信力滑坡。 网民“王新宇HR”说:“如果这个社会本身是一个真正和谐平静的社会,戾气也不会那么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