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京剧《大钊先生》 忆爷爷李大钊
李建生

现代京剧《大钊先生》

      今年10月29日,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127周年诞辰纪念日,由北京市京昆艺术团创作并演出的原创现代京剧《大钊先生》在中国评剧院精彩上演。李大钊最后的10年是在北京度过的,在北京的10年也是他人生的巅峰,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创建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都是在北京实现的。

  现代人对烈士创造的伟业,似乎仅仅存于历史知识的层面,对历史人物也失去了人格化认知。我想这是一种偏差,因为像李大钊这样,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他们的事迹绝非仅仅雕刻在石碑上,而更应该深入到我们的心中,成为激励当代人继续前进的榜样和动力。

  现代京剧《大钊先生》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再现了一个人格丰满的完整的人。

  剧本故事选择精当。李大钊牺牲时年仅38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有诸多辉煌的亮点。然而,能表现他一生最巅峰之处应该是被捕后乃至英勇就义之时。按照相关资料记述,李大钊被捕时就从容不迫,表现十分镇静;在被审讯时更是以十分巧妙的方式机智应对敌人,以国民党北京市党部的身份与敌人周旋,严格地保守了党的机密;同时,李大钊把看守所当成战场,在《狱中自述》中以笔作刀枪郑重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和人生价值观;而且,他还揽下所有的政治责任,想以个人的牺牲保护其他同志的生命;最后他还不忘教师的社会责任,希望反动军阀当局能把个人的藏书保存下来服务于社会。选择这个历史节点表现李大钊精神,一定程度再现了历史真实,也把剧情和艺术家的表演推向高潮,得到了台上台下高度共鸣。

现代京剧《大钊先生》

  李大钊在1919年曾发表短文表示“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剧本选择了李大钊英勇牺牲这个历史节点进行艺术创作,重现了李大钊为了主义不畏牺牲的人生观,也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所言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

  剧中的人物设计很巧妙。在看完戏之后,我同北京邮电大学的同学们有过交谈,他们虽然在北京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做讲解的志愿者,但觉得对李大钊的事迹了解的还不够,通过观看《大钊先生》,他们又有所收获。我说这个剧本很遵循历史大框架,甚至人物设计也很巧妙,例如李大钊被捕时,两个女儿也一起被捕,分别是李星华和李炎华,作者就巧妙的做了合并,把剧中的子女定名为“华华”;还有就是叛徒汪若白的设计,在历史真实中,仿佛看到了历史真实中的一大代表陈公博、周佛海和张国焘,其中汪若白更像早期的张国焘,因为张国焘是李大钊的学生,而且在1924年5月他在北京被北洋军阀逮捕后,立即叛变供出李大钊等人的共产党员身份,迫使李大钊连夜离开北京到五峰山避险;老狱卒的身份变化也很巧妙,好像是杨宇霆和张作霖的化身;当然侦缉队可能包含三个真实人物,这些人在解放后都被追剿处决。我对同学们说,就剧本内容而言,每个角色都有真实背景,戏曲文艺作品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不容易的。

    在几年以前,赵羽团长带领京昆艺术团就开始创作关于李大钊英雄事迹的原创京剧,后来在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门和首都京剧界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努力克服民营艺术团体面临的诸多困难,经过向相关研究李大钊的专家认真学习以及对剧本的编创和艺术创作,终于成功的推出原创现代京剧的大戏《大钊先生》。关于李大钊等中共早期先烈事迹的文学艺术作品尚不多见,戏曲上似乎更少一些,《大钊先生》的创作演出成功,是京昆艺术团、编导和参演艺术家们在困难条件环境下的突破创新,所尽倾心之力,更是表达了他们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对观众也产生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共鸣。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念杨绛:唯愿喜爱胜“刷屏”
  2. 党员老爹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3. 傅雷最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