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读书之道
李正华
   
     孔子读书很讲策略,他“学而时习之”,他读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他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常和朋友交流,组成学习小组;他又常常“读易,韦编三绝”,对有价值的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刻苦研读。在谈到《诗经》时,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虽是对《诗经》的点评,同时也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读书之道。

  读书可以提高联想力。“《诗》可以兴”中的“兴”可以理解为联想力,从这个东西联想到另一个东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到了沙洲之上的雎鸠鸟在欢快地叫,就联想到了恋爱的男女这其实就是一种触类旁通的能力很多读书人讲话纵横古今、捭阖中外,能在不同事物中搭建起联系。读书就是在不同的精神世界里面汲取营养,把没有关系的人、事物、情联系起来,结成有关联的网络。

  读书可以提高观察力。有人说,境界就是能看到别人没看到的风景,听到别人没有听到的声音,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道理。“《诗》可以观”,说的是阅读可以提升人的观察力。无论是阅读文字书籍,还是阅读无字的生活,都是在锻炼观察的能力。孔子在回答不同人关于“孝”的问题时,给出了“无违”“敬”“色难”的答案,这可以看出孔子对这些问题的人都有到位而深刻的观察,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答案,引导他们尽孝。

  读书可以提升交流能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就会和他类似的人产生共鸣。读书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丰富世界的窗子。通过读书,我们会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就能够包容和理解更多的人,就具有与更多的人交流、切磋的能力。

  读书可以让人提高情感表达力。“《诗》可以怨”,“怨”有抱怨、幽怨、怨恨、怨怒等的意思,也就是内心里有不平,想要鸣放出来。当然这种鸣放不是简单粗暴、直截了当的,而是理性优雅、中和恰切的。读书读多了,识大量大,心胸也相应地宽广起来,同时表达情感的方式也会不同。学会理性而优雅的回归内心世界,与内心对话,这些都是可以在读书中慢慢修成的。

  如果说“兴、观、群、怨”是读书在修身层面作用的话,那么“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就是在实际操作层面的作用了,也就更多地涉及到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当然,孔夫子在说这句话的那个年代,男子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在家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出门和君主、领导之间的关系。人不是生来就会处理关系,除了耳濡目染获得经验之外,也就是在读书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我们读书,无论是历史书籍、文学书籍,还是心理学、社会学,还是自然科学的书籍,都为我们展示了认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知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处理与不同人、不同情况下的办法和技巧。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其实是有深意的,也最和读书有关,读书可以让人有趣。通过阅读,可以观察和感悟世界的多样性,培养自己的兴趣、乐趣,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爱好广泛、生活有趣的人。若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么他就被异化成工具,而若一个人能做很多种事情,既能生产部件,还会养花,还会吹笛子,还喜欢画画,那么他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他的生活和人生也必然与众不同。(李正华)

分享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文明网立场。如有转载,请标明文章来源。
热度
更多>>
  1. 念杨绛:唯愿喜爱胜“刷屏”
  2. 党员老爹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3. 傅雷最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