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命 张泽权,重庆市奉节县的一名普查队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一丝不苟。在田野调查中,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因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工作。2010年4月12日,张泽权与队友驱车前往竹园镇无山村进行文物调查,在对当天的第三个文物点进行记录时,因坡地雨后路滑、不慎跌落坎下,以身殉职,年仅四十六岁。队员们含着热泪在整理张泽权同志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日记本,里面这样写道:“三普工作是一件令我十分愉快,并且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我有生之年进行此项工作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他用自己鲜活的生命书写了一位文物工作者朴实无华的人生。 青田县文物普查队队长单泼,带领普查队员顶酷暑、冒严寒、查资料、忙整理,跑遍了县域的29个乡镇、361个行政村、2252个自然村。在全国首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摄影图片评比”活动中,他的摄影作品《木廊桥》荣获优秀奖;他还积极撰写了36篇普查日记,刊载于浙江文物网,成为浙江省三普日记的“明星”。2009年7月,他获悉浙江省文物局将组织志愿者远赴青海支援三普工作,立即向单位领导请缨。在三普实地调查工作期间,他身兼多职,几乎没有享受过休息日,再加上长期奔波劳累,7月20日,在一次野外工作休息时意外溺水身亡,年仅29岁。 玩命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谢国旗,既是指挥员,又是普查员和驾驶员,行程3万多公里,登录2152处。2009年3月16日,遇到车祸,汽车毁废了,他也与死神擦肩而过,粉身碎骨般的全身疼痛,膝盖缝了5针,可一星期后又投入战斗。 山西的秦秋红,一个正当年华的普查队员,在一次田野调查中因车祸不幸受伤,导致脾摘除的严重后果。但是,“摘了脾,心还在,我不会就此躺倒”。他这样说,也这样做,病愈后立即披挂上阵,奔赴一线,继续着他挚爱的普查工作。 常年奔波在普查路上,而且很多又是人迹罕至的荒原、荒漠、高山、高原,路况很差,甚至很多地方没有路。在中国目前每年道路交通事故约50万起、伤亡十数万人的事故高发年代里,每天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踏查普查的三普队员出车祸、出险,并不奇怪,也不罕见。 普查中遇狗的惊险场面在许多三普人手记中都有记载。荒郊野外,偏远乡村,狗多,难见外人,三普人的出现,惊扰了它们。被多犬围住狂吠,被突然蹿出的大狼狗抵近,凶狠的目光,鲜红的舌头,喷出的热气,低沉的吠声,让人阵阵后怕。 风险危险面前不退缩,是勇者的表现。三普人,勇者。 吃苦 普查,尤其是田野调查,是十分辛苦的事情。 每天要走路,走山路,走险路,走长路,甚至在没有路的地方走,没有走,就不是普查。 吃饭没准点,常吃干粮,甚至有时食用食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隐患(普查专用语),风餐更是家常便饭。 睡觉难有“热炕头”,天当房地当床阴冷潮湿露宿是常态。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冬季寒冷,夏天炎热,春天黄沙漫天…… 负疚 河北省文物普查队首批入队的几位年轻队员,两年间与恋人相聚时间不足两周;有人为普查多次推迟婚期;有人普查期间当了父亲,却无暇照顾娇妻幼子;亲别襁褓中的爱子,再相见时蹒跚学步的孩子已不相认,躲在妈妈身后要轰走陌生的爸爸。 父母病重住院,无法陪侍照看;老人临终,赶不上床前诀别…… 热爱工作,全情普查的三普人,同样热爱家人亲人恋人。为了三普,他们无法分身分神。在自豪于三普成绩的同时,他们对家人亲人恋人深深内疚负疚。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河北邢台:用国学经典塑造道德城市
已是最后一篇
-
河北邢台:用国学经典塑造道德城市